您现在阅读的是
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带着爹妈穿七零》 135. 开卷 “金牌习题”一册难求(第1/2页)
“什么?三中暑假还在上课?!”
打探到情况的二中、四中等中学暗骂,好你个三中,看你一副老实样,没想到能干出这种事,竟然趁着大家都放假,自己偷偷上课!
这是什么?这分明是想弯道超车,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!
哼,没门!
二中、四中等中学的校领导大手一挥,再探,再报!
这回他们打探清楚了,不算上课,但其恶劣程度比上课还严重。
三中不知道从哪儿找的复习资料,含有大量习题,以互助小组的名义,让学生来讲解。
且那些习题非常多,分为什么基础题、拔高题、拓展题……
听听这些名字,这一整套的习题,三中果然是所图甚大!
二中校长嗤之以鼻:“让学生来讲解,能行?”
旁边的教导主任咳嗽了两声:“是那两个学生?”
“哪两个?”
“就……拿金牌那两个……”
屋里静了静,二中校长:可恶!
早前那两个学生上报纸上电视,已经让三中出尽了风头,教育局开会时,梁文玉得意的那样,尾巴都快翘天上去了!
也不想想,这两个学生取得的成绩跟你三中有啥关系?那是他们自己聪明!
要是在他们学校,说不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。
再说学校的教育水平体现在学生的整体成绩上,光两个学生拔尖有什么用?
而且这两个今年就要升走了,等他们升走,你三中还不是立马打回原形。
如二中他们四大名校,都不屑于跟三中比较。
结果没想到梁文玉表面上一副“学生不好好学习,一点办法也没有”,私底下竟然搞歪门邪道。
在这两个学生升走前,还要发挥出他们最后的作用。
简直是卑鄙无耻,欺负学生!
二中校长在心里重重谴责了一番梁文玉的不道德行为,当然谴责归谴责,更遗憾的是这两学生怎么就不是他们学校的?
算了算了,他们学校虽然没有金牌学生,但是也有尖子生,三中能搞互助小组,他们也能搞。
二中先开始,其他学校紧随其后。
谁也不是傻子,暑假时间这么长,二中、三中的学生提高一分,就意味着他们上大学的可能性增加一分,相应的,其他学校的学生上大学的可能性就减少一分。
所以,必须跟上大家的脚步,甚至于超过其他人。
把学生叫回学校简单,其他学校不说,四大名校是有名的好学校,里面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奔着考大学去的,要是别的学校学生暑假学习,他们不学,他们心里还不安呢。
但有一个问题,学期内的课本都上完了,把学生叫回来,学习资料从哪儿来?
就算学校把老师叫回来出题,速度也跟不上。
于是,众学校又看向了三中,咦?不对劲啊,三中哪儿来这么多资料习题?
大家同为京城的高中,各自学校什么情况,别人又不是不清楚?
三中今年是冒了点头,但以前可是有名的落后分子,就是分配老师下来,人家也不奔着三中去。
他们的出题水平,其他学校又不是没见识过?什么时候有这效率了?
听说一气儿出了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四门学科的基础习题册,三中都已经准备印刷了。
各学校心里犯嘀咕,明面上没说什么,但私底下各显神通。
三中确实已经在印刷习题册了,苏月他们把基础题整理出来后,交给了老师们。
三中的老师们这段时间没出题,却在做题,他们先过了一遍,确认没问题,梁校长才安排人印刷。
整个三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选择要习题册,还有部分高一的学生听说这套是基础题,也申请要习题册。
最后,加上各科老师的,一共印刷了一百多份。
三中的学生今年也算多了一份暑假作业。
这么多习题册下发出去,泄露是难免的,就算三中的学生们想保密,但是谁没有亲戚朋友?
他们自己不愿意给,爹妈长辈也会说:“哎呀又不给外人,就给你表哥/表弟/表姐/表妹一个人看看还不行吗?”
表哥/表弟/表姐/表妹又有亲戚朋友,这些人做过之后,发现这本习题册非常好用,题型多样,有些题目从来都没见过,而且并不难,只要把课本上基础知识学会,都能做出来。
有偏科的学生越做越有信心,刷完题,拿以前的试卷重新做了一遍,发现自己竟然及格了!
这些学生一激动,就和同学说了,同学好奇呀,什么习题册,我怎么没听过?借我看看,借我看看。
不知不觉中,知道这套基础习题册的学生越来越多了,学生们还给它取了个外号,叫“金牌习题”,还说只要能把这套习题册刷一遍,考试至少能拿60分。
习题册越传越广,一直关注着三中的其他学校很容易就拿到了整套习题册,他们特地召集了各科老师来研究,老师们研究完,得出一致结论:这套习题册不错,可以使用。
学校领导们心情复杂,有用是好事,学生们又多出一样复习资料,但是心里还有点疙瘩,三中搞的这个习题册竟然真的有用?
二中教导主任拿着一本数学习题册,觑着校长的脸色,问道:“您看……这个要怎么处理?”
是让学生用,还是不让学生用?
要是让,学校要不要找印刷厂,这事不太好办呀,毕竟是三中的东西,好做不好听。
以前是他们四大名校出的试卷资料受人追捧,为了保持住自己学校的优势地位,他们也没少藏着掖着。
现在用人家的资料,就有点……咳咳,不那么光明正大。
二中校长手指在习题册上点了点:“好学是好的,学生的自主行为,学校也不能阻止,是吧?”
教导主任明白了,这话的意思就是提倡使用,但是学校不主动出面。
教导主任暗示下去,于是乎,老师们就跟学生提起这套习题册,说:“对基础不好的同学,很有效果。”
老师都这样说了,不就更加证实了这套习题册有用?本来没有这套习题册的学生也开始想办法,谁也不愿意同学都做过题目,自己没做过,那不是落后了吗?
学生们的疯狂求购,让这套习题册成了香饽饽,都快达到了一册难求的地步。
有聪明人从中看到了商机,想法设法弄到一套题,找地方印刷了几十份,专门到家属院或者书店之类的地方蹲守高中生。
这人卖的价格还不低,他把一套数学题分上下两册印刷,一本卖五毛钱,要是四科全买,就得花四块钱。
但是,他跟学生是这么说地:“你们要是嫌贵,可以两个人合买一套,一人拿上册,一人拿下册,等写完了,再换过来不就行了?或者几个同学一起买,花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