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着爹妈穿七零: 90. 打年货 呦,原来她们这样的老太太还能……

推荐阅读: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带着爹妈穿七零》 90. 打年货 呦,原来她们这样的老太太还能……(第2/3页)

的规章制度。

    他还记着苏长河说的没人可用就培养自己的人才的话,在省城弄了几个夜校名额,让厂里的优秀员工去学习,温瑜就是第一批中的一个。

    对外,卫阳将厂里的礼篮生意直接做到了政府单位。

    以前,厂里多半是和各种国营厂、供销社、百货商店做生意,政府单位基本没有,一开始是因为他们自己厂子是钻空子整出来的,本来就不太正规,不知道上面对他们到底是什么看法,自然不敢送上门去。

    后来是打通的市场还没完全消化,和政府单位暂时也没有联系,到苏长河去京城之前,他们的客户群体始终不包括政府单位这一块。

    今年有了四个生产队的货源以及更多的员工的支持,厂子的产量大大增加,有余力去发展新市场。

    卫阳就想起了来过他们队里的那位姚书记,姚书记来的那事,他哥瞒着队里的人,但没瞒着他。

    他就抱着搂草打兔子的想法,试着往县政府送了几份礼篮,借口是生产队给姚书记送的节礼。

    他特地在礼篮中放了一张巴掌大小的纸片,纸片光滑有一定的厚度,上面印着“马家庄”字样,“马”字前面有一个水墨样式的房子的影子,看着颇有韵味,下面几行小字,分别写着:秘制熏鸡、精选山货、特色梅干菜……

    反正就是给礼篮里的那些东西,每样都起了个名儿,按他哥的说法,这叫包装,得让人觉得花了大几块钱买一篮子,值得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,卫阳让人在“马家庄”字样上方,用小一号的字体印上了“淮宁县”三个字。

    这就是他自己想出来的,他以己度人,如果他是姚书记,什么样的东西能让他印象深刻?

    卫阳想了又想,就在“淮宁县”三个字上做文章,他在礼篮上打上淮宁县的标签,试想一下,作为淮宁县一把手,看到带着县里标签的产品,能不产生亲切感?

    更何况,他们的礼篮可是已经卖到省城、沪市,作为一个当官的,姚书记要是想有政绩,看到这个,应该有点想头吧?

    不负卫阳所望,姚书记打开礼篮,一看到纸片上的“淮宁县”三个字,眼神就眯了起来,随后他就和办公室打了招呼,今年县政府的年节福利就采购这个。

    俗话说,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,单位里也从来都不缺揣测领导心意的人,领导都说拿这个当福利,下面单位能搞特殊?

    卫阳就借着这股东风,把礼篮推销到了整个淮宁县大大小小各个单位。

    苏长河听得瞠目结舌,每当这个时候,他都想说一句,我们家卫阳真不愧是在商场上将男主打得落花流水、要死要活的大反派,瞧瞧这商业天赋,杠杠滴!

    苏长河颇有一种看着自家孩子成材的老父亲的欣慰感,并不知道自己喜当儿的卫阳汇报完,直勾勾地盯着苏长河,等着他发表意见。

    “好,好,好,非常好!”苏长河一连说了三个“好”字,拍着卫阳的肩膀感叹,“我就说,厂子交给你,绝对没问题!”

    卫阳嘴角飞快地上扬,又被他压下去,“咳咳说好的明年调我去京城,说话要算数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,我已经有了点计划,你先瞅着,看看队里有没有哪个年轻人能接你的班,把人带身边,提前培养,一个不行,就多找几个,要让他们相信自己能承担起这个重担……”苏长河一本正经给他传授甩锅,哦,不,是给年轻人机会的办法。

    卫阳嘴角抽了抽,总觉得他哥说的这些办法似曾相识,越想越觉得他哥当初就是这么对他的。

    “哥,咱队里什么时候统一盖房子?厂子在里面,队里的路不好走,车来车往真不方便,有时候车一多,停车也不好停。”

    苏长河本来的打算是今年一年挣钱,明年腾出手来先盖一部分,现在又有个事——开分厂,分厂不管是自己建还是盘别的厂房,都需要资金,队里盖房只能先往后稍稍。

    因为有这个计划,今年的利润肯定不能全部发下去,苏长河和队里的“董事会”商量了又商量,最后决定拿出五分之一,作为下半年的分红,其他的钱还放在账上。

    队里的各家各户对这个决定都没有意见,甚至很多人知道厂子和炸鸡店赚了钱,但到底赚了多少钱,他们心里就没数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“董事会”的意思,董事会是由每家每户出一个人,共同组成的,像老马家、马七叔他们家就是马老爷子、马七叔,像花婶家就是花婶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们商量了,厂子和店里具体赚了多少钱,不告诉小辈们,一来财不露白,知道的人多了,万一露出去,别人眼红事小,对他们队里人下手事大。

    二来,他们也怕家里小辈学坏,旧社会的地主家少爷不就是这样?仗着家里有钱,吃喝嫖赌不干人事,把家产败个精光,他们乡下人家,家底薄,比地主家可差远了。

    和去年一样,今年也是在腊月二十八这日发分红,不过,今年不用挤在苏家堂屋了,办公楼里有会议室,一家派一个代表,去会议室里领钱。

    至于其他人,妇女同志们忙着在家里炸圆子、炸豆腐果,小孩们楼上楼下地撒欢,都一年了,这帮孩子还没玩够楼梯。

    整个生产队里都洋溢着一股过年的气氛。

    苏长河发完所有分红,通知大家,明天一起去县城打年货,开队里的小货车去。当初车开回来,就跟妇女同志们说过,当然得说话算话。

    “要一起去的人明天早上六点半在厂门口集合,记得多穿点衣服,车厢里风呼呼的,冷着呢!”

    马七叔说:“不怕,把我那个大棉袄叫她们带上!”

    二强问:“男同志也能去不?男同志咋说也是另半边天,不能歧视我们吧?”

    大家哄笑,“二强,是你想去吧?”

    “哎哎哎,你们不想去?”

    那当然……还是想去的,厂里业务部的小年轻们还能时不时进城,壮劳力们就没那机会了,一年到头也不一定能去趟县城。

    “大过年的……城里应该很热闹吧?”

    苏长河笑着道:“那就都去!先送妇女同志们去大采购,再让红兵回来接一趟,大家都去逛逛,反正是咱自己的车!”

    “好哦!”男同志们欢呼起来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大早,天还没亮,前进大队就苏醒起来,马老太太她们一帮老太太将车厢里擦得干干净净,铺上干稻草,再铺上旧棉被,弄得暖暖和和,再让人排队上车。

    第一波全是女同志们以及孩子,马蕙兰和苏月也在,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,有说要买点开司米,给家里孩子织件新毛衣,也有问百货商店二楼是不是就是卖缝纫机的地方。

    王春凤打趣道:“咋地,花婶,是不是打算给你家未来孙媳妇买台缝纫机呀?”

    “就问问,”花婶先是摆手,而后脸上抑制不住笑容,“哎呀,这不是城里结婚都讲究什么三转一响,我们家秀秀也是城里来的,家里买不起三转一响,我就想着,怎么也得搞一样。”

    马小伟的婚事已经定了,女方正是队里的知青柴秀。

    马小伟在乡下算得上是“金龟婿”,现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