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许愿墙,开局给辛弃疾换皇帝: 18、第18章
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历史许愿墙,开局给辛弃疾换皇帝》 18、第18章(第2/3页)


    祖逖从这里北伐,中流击水,誓灭诸胡;庾亮在这里折箭为誓,不灭胡虏不归返;桓温从这里出发,连战连捷,却惜败于枋头,终成一声「树犹如此」的叹息;谢玄在这里练兵,淝水之战大胜,后来却于无尽凄凉中遥望北国,含恨逝世。

    一座京口城,埋葬了古往今来,无数有志于北伐、收复失地的英杰。

    千古多少事,皆付长江滚滚流。

    如果将时间线拉得更长,许多年后,辛弃疾也曾来到这里登上北固亭,凭栏远眺,慨叹神州陆沉。

    这里,是宗泽的埋骨之地,英雄垂死尚三呼。

    这里,是文天祥从元廷脱逃之后,招募义师起兵抗元的起始地。

    这里,也是郑成功北伐南京、张煌言三入长江的最重要据点,见证了汉家英杰飞蛾扑火般的最后一搏。

    漫长的千年岁月,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在京口北伐,抗击胡虏。

    他们都曾奋起抗争过,但最后,无一例外都失败了。

    唯有一次机会,曾经无限接近成功,甚至已经将汉人的旗帜插在了长安城的土地上。

    那就是义熙十二年的刘裕,和他的京口北府兵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刘裕正在招呼北府众人,准备出征之前来个大合影:“都过来拍照。”

    一旁,檀道济、王镇恶、谢晦、沈林子、沈庆之等一群青年将领都觉得很有意思,一拥而上,纷纷挤入了镜头,围在刘裕身边吵吵闹闹:

    “我今天要挨着主公站,你快让开!”

    “明明是我先来的,你如此蛮不讲理,还想打一架不成?”

    “林子,镜头给我吧,我吃苦受累一点没关系,主动替大家分忧!”

    “你小子一拿到镜头,直接就切成了你和主公的单独合影页面,请问是何居心?”

    “夭寿啦,阿和啥时候不声不响挤到前面去的,快抓住他!”

    霎时间,几人吵得不可开交,甚至有大打出手的趋势。

    期间,不少面目狰狞的照片都被发在了评论区,万朝观众看得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不是,你们这么闹腾就为了抢一个拍照位,至于吗。

    还真至于。

    大宋的将领们清一色都是年轻人,平均年龄都在二十多岁左右,最年长的王镇恶也不过而立之年,最小的羊规、柳元景只有十余岁。

    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,就被刘裕挖掘出来,带在军营中亲自教导,追随他四处征战长大。

    刘裕作为历朝历代出身最低的皇帝,起于微末,势单力孤,无人可用。

    所以,干脆从头开始培养人才。

    花费十多年的时间,倾尽所有去教导这群小孩子,言传身教,历经血与火的征程,淬炼成百战之名将,从一块璞玉,雕琢绽放出盛世光华。

    既当主帅又当爹,可谓操碎了心。

    刘裕以一己之力,教出了三个武庙,一个因为英年早逝与武庙失之交臂的名将,四个有灭国战绩的将星,一个城池保卫战的公认天花板,以及好几个文武双全的智将。

    如此养成系操作,在万朝实属独一份。

    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在遇见刘裕前,几乎都经历过一段无比凄惨的过去。

    比如,檀道济自幼父母双亡,沈林子满门尽灭,朱超石全家都折损于东晋内乱,父亲也吐血而亡,王镇恶更是幼年就经历亡国,孑然一身流落异乡。

    他们没有家,没有助力,也没有人教导。

    如果未曾遇见刘裕,这一生或许注定会埋没无闻。

    刘裕将他们从泥潭中拉起,从此既是引路人,也是成长路上唯一亲近信任的长辈。

    这怎么不是一种双向奔赴呢?

    所以说……

    拍照片的站位问题当然要吵架啦!

    这是在拍一张普通的军营照片吗,分明是在拍全家福,关系到家庭地位,岂能让步!

    檀道济等人争执好一会,将矛头一并指向了刘裕:“主公快说吧,你要谁站在你旁边一起拍照!”

    “孤选穆之”,刘裕熟练地拨开人群,从外围拽来了始终微笑着一言不发、稳坐钓鱼台的刘穆之,“好了,话题到此终结,快来拍照吧。”

    刘穆之本来在他出征期间,负责留守后方,坐镇中枢,如今在这里是为了给大军送行。

    他笑吟吟地一眼望过来,众人顿时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,悻悻然让开一条道。

    qaq,得罪谁也不能得罪穆之先生啊。

    不料就在此时,沈林子忽然一阵探头探脑:“可是,主公你右边不是还有一个空位,我能过去吗?”

    “我看你是在做梦!”檀道济对他怒目而视。

    眼看他们又要闹起来,刘裕宛如一位端水大师,熟练地打圆场道:“这个空位当然要留给北府军的所有士兵,镜头拿远一点,将他们都装进来。”

    在经历了好一番折腾之后,终于一声咔嚓,大家都成功进了相片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观众们一看。

    哇,真不愧是北府军,好一支军容整肃、气吞山河的无敌之师!

    再看全场,好多放飞自我、奇形怪状的年轻小将!

    从此,万朝又多出一种新的君主流派,那就是宋祖刘裕,养崽式帝王。

    【墨憨斋主人冯梦龙:这倒是让我想起一桩轶事,宋武帝每次派这群小将出征前,因为担心他们的安危,都会留下一个锦囊,里面写着所有行军计划,甚至规定了打开的时间,从来没有出错过。】

    【咏絮才女谢道韫:话是好话,但怎么从你冯梦龙嘴里说出来,可信度就这么低呢。】

    【墨憨斋主人冯梦龙:这次我真有证据!比如朱龄石灭蜀,刘裕让他先千里行军至白帝城,再开启锦囊。朱龄石本来见蜀军势大,慌得六神无主,幸而刘裕早在锦囊里给他写得明明白白,他一步步照做,果然顺利灭国。】

    【武安君白起:料敌于先机,气质如神,令人叹服。】

    【少女将军荀灌:竟有如此美事,那当朝武将们岂不是只需照安排去做,就可以顺顺当当建功立业?】

    【宁州刺史李秀:羡慕了,甚至可以跟着一路捡功劳,升入武庙。】

    【白衣兵仙陈庆之:宋祖对下属很好的,如果捅出纰漏,犯了错误,他会出兵去捞人;想要什么奖赏,可以直接当面跟他提;要是有什么情绪问题,他还会写信安慰你。】

    【梁朝中书令沈约:是这样的。我爷爷沈林子大家知道吧,他那时候还是少年,第一次独立带兵,北伐出兵仅仅一个月,宋祖陛下就给他写了近十封鼓励信,现在还在我家里收藏着。】

    万朝观众:6.

    来自老父亲的浓浓关爱,就问你感不感动。

    刘彻见到这一席话,倒是颇为认可地点点头,只因他和刘裕一样,也是一个养崽式帝王。

    只不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