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死后的第三十年: 90-100
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她死后的第三十年》 90-100(第12/15页)

的沈国公毕竟是太后的外甥,圣人?的表兄,和圣人?血脉相连,所以岭南官吏前倨后恭,仆从和金银如?流水般一批批往沈阙住所送,沈阙日子终于好过了很多。

    这些事情,紫宸殿的官员皆都知晓,但所有人?都睁只眼闭只眼,沈阙已经是一条落水狗了,再打落水狗有什么意义呢,更何况,打狗还要看主人?。

    众人?本以为,沈阙被流放个七八载,就会被召回长安,但谁也没能料到,沈阙的妾室,居然千里奔逃回长安状告他。

    尚书左仆射卢裕民首先皱了皱眉:“这个盛阿蛮,之?前是个教坊乐姬吧?”

    监门卫道:“是。”

    “伤风败俗。”卢裕民道:“她敲登闻鼓前,告过县、州、大理寺了吗,这些地方不收诉状,她才能敲登闻鼓,越级上诉,按律笞八十。”

    “的确应该笞八十。”监门卫面露难色:“但这笞杖,一时半会,不好行刑。”

    “为何?”

    监门卫吞吞吐吐:“盛阿蛮,她有孕了。”-

    越级上诉,笞八十,妾告夫,徒两?年?,这些敲登闻鼓时,监门卫都一一告知了阿蛮,但阿蛮仍然咬着牙,不顾性命敲响了登闻鼓,回想她当时的决绝眼神,监门卫也不由佩服起这个性烈如?火的女子。

    群臣议论纷纷,阿蛮有孕,那自然是沈阙的骨肉,孩子还要叫圣人?一声表叔,如?此尊贵,监门卫哪里敢笞八十,若有了闪失,他担当不起。

    有御史禀报道:“禀太后,圣人?,盛阿蛮作?为沈国公的妾室,以妾告夫,臣以为,若传出去,有伤风化,应将盛阿蛮送回岭南,由沈国公严加看管。”

    众臣纷纷附和,崔颂清略略皱了皱眉,沈阙是卢裕民一党,他本应趁此机会让沈阙死无葬身之?地,但他抬眸看向珠帘后的太后,群臣议论纷纷,可?太后始终不发一言,当初沈阙牵涉猫鬼一案,本应处死,没想到靠着沈国夫人?死前做的一双云头鞋,还是让沈阙保住了性命,太后到底还是顾念姐妹亲情。

    崔颂清寻思片刻,横竖沈阙已经被流放,而且听说心气全消,也形同卢党的一个废子了,没必要为了一个盛阿蛮同时惹恼太后和圣人?。

    崔颂清冷酷权衡后,就也不发一言,崔党见状,于是也赞同将阿蛮送回岭南,间或有几?个清流御史愤愤不平表示应将沈阙锁拿来长安,但奈何人?微言轻,都被隆兴帝忽略了。

    隆兴帝清咳一声,本想发布敕令,将阿蛮押回岭南,但见崔珣手执象牙笏板,从群臣中出列,不卑不亢拱手道:“禀太后,圣人?,臣以为,不应将盛阿蛮送回岭南。”

    众臣齐刷刷看向崔珣,崔珣长身而立,美如?珠玉,但一张口,却是句句诛心之?语:“尧舜之?时,就有敢谏之?鼓,民有冤屈者,皆可?挝鼓上言,自尧舜至今,已有数千年?,千年?间,历代宫门皆设登闻鼓,难道在大周,这登闻鼓,就形同虚设吗?”

    他话音刚落,卢党一大臣就驳斥道:“崔少卿,你是与沈阙有私仇,所以才这般说,但在朝堂之?上,大家?都是臣子,应一心为公,而不是为了私怨借题发挥。”

    崔珣不由冷笑?一声,他环顾朝堂,看着一张张道貌岸然的嘴脸,只觉可?笑?至极,这里面的每个人?,除了方才那几?个清流,哪一个是一心为公了?又有哪一个,不是为了自己?的私利暗中盘算?

    一个个扯什么妾不该告夫,又有谁,关?心阿蛮被乱刀砍死的兄长盛云廷?

    他望着方才驳斥他的大臣,徐徐道:“江司业,我正是一心为公,所以才主张不将盛阿蛮送回岭南,若将其送回,天下人?都会知道,大周的登闻鼓,就是一个名存实亡之?物,敢问江司业,你是想让百姓寒心,还是想让番邦耻笑?圣人?不但不如?尧舜,还不如?历代先主?”

    这罪名一扣,江司业瞬间张口结舌,他慌忙向脸色铁青的隆兴帝拱手道:“圣人?,臣绝无此意。”

    卢裕民愠怒不已,他出列道:“崔少卿,盛阿蛮以妾告夫,当属大逆不道,这等刁妇,将其送回夫家?,严加管教,有何不妥?”

    崔珣嗤了声:“卢相公,敢问大周律令哪一条,说不准以妾告夫?若妾告夫就是刁妇,那倘若夫谋反,妾告发,那这妾到底属于烈女呢,还是属于刁妇?”

    卢裕民一愣,崔珣继续道:“既然大周律令没有规定,妾不准告夫,那盛阿蛮自然可?以敲响登闻鼓,至于她越级上告和妾告夫的罪过,待她产子之?后,按律再行笞刑和徒刑便?是,这般处理,百姓也会称颂圣人?宽仁,盛阿蛮更应感恩戴德,可?若以妾不该告夫的莫须有罪名将她押回,非但盛阿蛮不服,百姓更会不服。卢相公,恕我直言,你这是要陷圣人?于不义。”

    他句句说起来,好像都是为了圣人?着想,卢裕民一时之?间,竟无言以对,他无言之?后,又有卢党出来与崔珣相辩,更有甚者,说他是和阿蛮有旧,所以才为她说话,被崔珣讥讽为拿坊间艳事浑水摸鱼,其余人?等,崔珣都引经据典,将大周律令一条条摆出来,全部驳斥了去。

    最后,崔珣说道:“法者,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,大周设登闻鼓,便?是让百姓鸣冤,无论她是一个教坊乐姬,还是一个卑微妾室,她都有敲响登闻鼓的资格,臣恳请太后与圣人?,莫因沈阙一人?,让大周登闻鼓自此不鸣。”

    隆兴帝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,他环顾着阶下大臣,众人?皆神色悻悻,词穷理尽,隆兴帝咬牙说了句:“崔卿,好口才。”

    崔珣敛眸,处之?泰然道:“臣只是一心为了太后与圣人?着想。”

    隆兴帝手指指节都攥到发白,他不甘心道:“好,那就将盛阿蛮暂且押下,容后再议。”

    第099章 第 99 章

    朝议之后, 阿蛮便被关在大理寺狱,她没有被送回岭南,但隆兴帝也没有打算召见她, 似乎还在权衡着如何处理?这一桩案子。

    崔珣知晓,隆兴帝还是?不愿因为盛云廷处置自己的表兄,对于?隆兴帝来说, 盛云廷只是?一个如蝼蚁般的小?人?物, 又如何比得上与他血脉相连的沈阙呢?

    除了?隆兴帝,太后也没有召见阿蛮, 想必太后仍然顾念沈国夫人,她和隆兴帝一样,不愿处置沈阙。

    太后和圣人都不愿处置沈阙,那此局,怎破?

    所以他回府之后, 一直拧眉沉思, 连李楹给他舀了?碗生姜甘草汤, 推到他的面?前,他都浑然?不知。

    李楹咳了?声:“喝药。”

    崔珣这才回过神?来,他端起白瓷药碗,心不在焉的用银匙盛了?口?,抿下。

    李楹道:“还在想阿蛮的事?”

    崔珣点?了?点?头:“阿蛮孤身一人?,从岭南逃回来,状告沈阙, 她应该是?取得了?某些证据,可是?, 她却?没有开口?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李楹想起阿蛮的千里奔逃,也开始由衷佩服她, 岭南到长安,足足有一千七百里,阿蛮一个有孕的弱女子,还要躲着追兵,路途艰辛,可想而知,但就算这样,她也没有放弃,而是?拼着性命,颠沛来到长安,又不惧八十笞杖和两年徒刑,决绝敲响登闻鼓,只为了?给兄长鸣冤。
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