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宋靠摆摊: 60-70
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在北宋靠摆摊》 60-70(第6/16页)

穗,这是脱粒后的杆子,留着烧火。他拿一个来代替。

    随着滚轮转动,麦穗的一头被滚轮上面的勾子勾住,掉下许多碎屑。

    张希瑶满意地点头,“可以。达到我的要求了。”

    许氏有点不满意,“你这个地方是竹子,很容易断掉吧?”

    张希瑶看了一眼,这个有点类似于自行车的链条,这东西在古代是有的,只是白让为了节省成本,弄个木板当轴承,那链条是用竹条挖洞然后用天然的鱼皮胶来代替,它很简陋,估计用不了几回,鱼皮胶就会在他大力的转动下裂开。

    其实这个东西用的是自行车一样的原理。它制作的难点就在这个链条,它的角度要非常精确。角度不能出现一点差错。要不然就没法匹配。

    “对!”白让点头,“这个必须替换成铁的。但我现在没有铁,先用木板和竹子来代替。”

    张二伯好奇,也上手实验一把,还真能转动起来。

    大郎见到这么神奇,也想上手实验一把,也不知是他力气太大,还是怎么回事,竹条直接分开了。他直呼可怜,看向白让,想让他再弄些鱼皮胶。

    “鱼皮胶太贵了,用完了。”白让摊开。

    张希瑶让他先回去休息。

    张希瑶要跟张老头单独聊这事。

    两人去书房谈话。

    “阿爷,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张老头有点为难,“东西是好。可咱们找木工仿制,别家很快就学会了。咱们自家去捞不到什么钱。要全指着白让一个人,他的速度又太慢了。”

    的确,这是个大工程。白让身体单薄,肯定不能像成人一样干活。

    张希瑶笑道,“那有何难。咱们把这些各个零部件全部拆下来,找木匠只打其中一部分。按个给钱。然后夏收时,咱们去各个村子推销。他们觉得这东西好用,自然就买了。至于木匠仿造,那也没关系,咱们在此之前,做上百个,赚第一波快钱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张老头眼睛一亮,瞬间明白她的意思。这是想找多个木工,分工全作,这样就不怕木匠提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。

    “这个成本要多少钱?”张老头不懂这些。

    “我让白让算一算,咱们只能赚一波快钱,价格自然要卖贵一些。”张希瑶是知道古代交通不便,他们推销也不能出了县。要不然路上遇到麻烦,那就糟糕了。

    张老头颔首,“行!你那边钱要是不够,我跟你一起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合伙的意思。张希瑶点头,“放心,这生意要您盯着,咱们五五分账。”

    张老头朝她笑道,“阿瑶,你确实聪慧过人。也是咱家的福星。有了你,阿爷身上的担子都松快些了。”

    张希瑶俏皮一笑,“阿爷,我再聪慧,也得你慧眼识珠。有许多人错把珍珠当鱼眼珠子。”

    这话听着很是舒心,张老头也跟着笑起来,“鬼灵精!”

    转眼张大伯就去了趟春花家,回来后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,春花怀上了。

    春花之前生了两个丫头片子,亲家态度很恶劣,这次又怀上,多少也是个安慰。

    “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我上门是打秋风,看我带了东西,那态度立刻就变了。”张大伯感叹人真的很现实,什么亲戚全都是假的。哪有钱来得实在。

    大年十三,张家一行人拉着板车出发了。

    这次要带的东西很多,随行的人也很多。

    张大伯不放心地,一再保证会在夏收前赶回来。

    张老头撵他快走,“一个大男人别婆婆妈妈,只要你们在外面能挣着钱。多的是人帮我收庄稼。”

    一行人浩浩荡荡回了汴京。

    到了汴京,他们也不敢休息。要忙活明晚的生意。

    现在有帮手,张希瑶不需要事事操心,她就去木匠铺找对方定做木头。

    白让把打谷机需要的木头全都弄成一个个模型,也标了尺寸。她只要找木匠单独打一两个部件就行。这样对方短时间不会抄袭。

    木匠师傅觉得这任务很简单,也报了价格。

    张希瑶觉得合适,就付了定金。约定时间,拿货时交尾款。

    木匠这边好搞定,铁匠这边却犯了难。因为铁是管制品,普通人想要打农具都得邻里担保,更不用说她要做的东西还那么多。

    虽然只是链条,不是危险物,可铁是可以融成铁水,可以打成别的武器。

    铁匠根本不敢做太多,只能帮她做两根。

    这太少了,张希瑶只能另想她法。

    机会很快来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晚上摆摊时,她看到一个官老爷过来买油条,她就给张二伯使眼色。

    张二伯请对方吃了十来个,向对方打听点事儿。

    对方问他想打听什么。

    张二伯把自家想打铁链的事说了,“铁制品需要跟谁签字?”

    官老爷是个懂行的,立刻就报了名字。又让张二伯再送他几个,他就告诉张二伯地址。

    张二伯大方地给了他十根油条,对方乐呵呵把地址报了。

    拿到地址,张二伯再次犯了难,“我们就这么上门,官老爷会不会把我打出来?”

    张希瑶摇头,“我们送些礼物。如果可以的话,可以让他靠这个名声得到好处。我们只要赚钱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张二伯蹙眉,“你的意思是让他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东西?那他会不会独吞了?”

    张希瑶也怕,但是这东西只能做一次,后续肯定会有人抄袭,“这世上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。想要赚大钱就得冒风险。最块的结果就是他买下方子。”

    张二伯想了想,“我先打探一下他的为人?再做决定吧?”

    “行!”

    接下来几日,张二伯白天都出去打探消息,做饭的活计就落到张大伯和二郎身上。

    几天后,张二伯告诉张希瑶,“这个姓陆的官员,人品不错。很注重官声。”

    注重官声就意味着想爬,跟他一起合伙,他们是有好处的。他们要名声没用,只想要钱。

    于是张希瑶下了血本,给置办四样礼物,光这些东西就花了近三十两。

    张二伯还特地换上一身体面的衣服,就这么去了陆大人府上。

    这陆大人是局务官,掌监造盐、铁等业。官位不高,却是个实差。收入也很高。就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得上她置办的礼物。

    张希瑶这一等就到了晚上,他们该去夜市摆摊了,张二伯还没回来。她也只能将这事压下,先去摆摊。

    炸油条时,张希瑶总是心神不宁的,担心陆大人心黑,把二伯给嘎了,抢走那图纸。

    电视剧里就是那么演的。

    夏花见她这样,就让她别炸了,免得把油锅给掀翻了,“你来擀面吧。”

    张希瑶点点头。

    一直到收摊,张希瑶也没能等来张二伯。

 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