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宋靠摆摊: 30-40
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在北宋靠摆摊》 30-40(第15/16页)

定要筛。全用细面太奢侈,但至少得是粗面,里面麦麸被扬出九成的样子。

    在镇上卖肯定不行。因为要做得好吃,就得舍得放好材料。成本会贵很多。买得起的人寥寥无几。

    张二伯边吃边感慨,“要是咱们去东京卖臭豆腐肯定火。那边的吃食还不如臭豆腐好吃,都卖得那么好。”

    他这话是存了试探的意思。凉粉和冰只能在夏天卖,等天气转凉,他就回到从前。要是能去东京摆摊,那边有钱人多,臭豆腐肯定好卖。

    张老头叹气,“哪那么容易呢。你也说了,去摆摊一晚上都得交30文摊位费。要是去那边摆摊,你得租个院子吧?成本就高了!”

    张二伯一想也对。还真不能想当然。

    张希瑶见二伯心动,她笑着宽慰二伯,“不着急,等咱们多捡些红菇,手头有了钱,咱们就能去东京摆摊。”

    张二伯闻言眼睛一亮,巴巴看着张老头。

    张老头问他,“你之前不是说买牛吗?”

    一句话让张二伯哑了火。买牛可是大事。尤其家里开了这么多荒地,没有牛,怎么耕地?不把粮食早点种下去,他怎么去摆摊?

    张老头到底不想打击二儿子的积极性,就道,“要是买了牛,手头还算宽裕,我就让你们去。不过你一个人去肯定不行。到时候让阿瑶跟你一起去。”

    张二伯喜得眉开眼笑,“下回再去东京,我一定向牙人打听东京租房多少钱。”

    提起租房,陆氏满脸唏嘘,“咱们住的那脚店,臭烘烘的,一晚上居然收咱们三十文钱。黑心肝的玩意儿!”

    张二伯也跟着吐槽,“谁说不是呢。要不是为了赶早市,我宁愿住城外。”

    许氏从来没住过脚店,就问张二伯,“咱们这边脚店多少钱?”

    “也就三五文。”张二伯经常去镇上卖鸡蛋,他对这些物价知道得多一些。

    这足足翻了六七倍,张婆子觉得东京连脚店都这么贵,那租个院子不得是天价,“咱们还是得再攒点钱。”

    张希瑶告诉张婆子,汴京一家药铺收红蘑菇,一斤值一百文。

    张婆子眼睛都瞪直了,其他人也是倒吸一口凉气,“这蘑菇怎么值这么多钱?”

    张二伯之前也是这么想,不过这会儿他有点自得,“这不仅是蘑菇,还是药。那药铺掌柜用来制药的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是药,大家都懂了。普通百姓生病,可治不起。药都是有钱人吃的。价格能便宜吗?!

    张婆子拍了下大腿,“哎呀,咱们卖给那客商亏了呀。”

    大家也都是满脸愤慨,可不是嘛。便宜了一半。要是卖一百文一斤,他们都能盖间屋子了。

    张希瑶见他们后悔,就劝他们想开些,“咱们收购价才五文,翻了十倍的卖。那客商才翻了一倍,咱们知足吧。”

    她这么一说,众人面面相觑,都有些不好意思。跟那客商比起来,好像还是他们更黑心。

    张婆子看天色不早,就让他们回去睡觉。

    张希瑶拿着她的花回了房间,没过多久,张婆子就过来给她送钱。这次每房都给两贯钱,比之前多了一倍。

    张婆子见她在房间摆花,有点好奇,“哪来的?”

    “买的。”张希瑶把花安置在窗台,这边有阳光。

    “多少钱啊?”张婆子也就是随口一问。

    张希瑶没有瞒着张婆子,告诉她真实价格,张婆子直接瞪圆了眼睛,捂着胸口,她得缓缓,这孩子怎么敢这么花钱。一贯钱,这可是一贯。不是一文。她竟敢买花。不当吃不当喝。这也太败家了。

    见她不信,张希瑶有点急了,“奶,你别不信啊。那红牡丹是两贯钱,绿牡丹却要三十贯。我要是种出其他颜色的八仙花,价格肯定也能翻好几倍。”

    张婆子听她说得简单,“可是你怎么把它变成别的颜色。你当你是花神啊。你这孩子真要气死我。”

    张希瑶耸耸肩,“早知道我不告诉实话了。”

    张婆子一噎,不想孙女下回瞒着自己,她只好把话往回收,“这事不许告诉家里人。要不然他们肯定会埋怨你乱花钱。你阿爷也会肉疼。”

    张希瑶点点头,“那你帮我看着,不许他们碰我的花。”

    一盆花花了一贯,张希瑶不说,张婆子也会把它当眼珠子照看,点头说好。

    **

    为了去东京,一家里干劲十足。

    一大早,张大伯、张二伯、张婆子和大郎就继续去摆摊做生意。

    张希瑶起来时,夏花居然在家,没有出去找蝉蜕。

    张希瑶用柳枝刷牙,她就在边上一迭声询问,“阿瑶,你今天能做好吃的吗?”

    张希瑶摇头。夏花急得直跺脚,“昨晚不是说好了嘛。你给我们做好吃的。难道你想反悔?”

    张希瑶都被这丫头整无奈了。没看到她在刷牙,没法回答嘛。

    她想漱完口,这才有功夫回答她,“不是!我想做包子,但是要发面。至少得提前一天。”

    这时候没有酵母,就只能使用天然酵母。就是用老面,发面速度很慢,要一到两天时间。

    夏花听到解释,松了口气。转身就要走,却被张希瑶拦住,“你别走啊。包子要想好吃,你得把里面的麦麸筛出来。你帮我把家里的面筛了。”

    夏花面露纠结,她既想去找其他小伙伴,又想吃包子。在原地思忖半天,终是吃面子占了上峰。

    到了中午,孩子们回来,进院子就冲夏花大叫,“夏花,你怎么偷懒,不跟我们进山找蝉蜕啊,你这样偷懒,下次我们吃好吃的,没你的份!”

    夏花心里委屈,找蝉蜕多轻松,她在家筛面粉,胳膊又酸又疼,听到大家不给她吃,她急得站起来,“凭啥啊。我在这边筛面比你们还累呢。”

    张希瑶过来打圆场,把刚刚对夏花说的话,跟大伙也说了。

    其他孩子见夏花要哭,也过来帮忙,“我帮你筛。你歇着去。”

    秋花拿着背篓给张希瑶看,这里面都是他们今天去山里找到的蝉蜕,比之前找得还要多。

    秋花解释他们今天去深山里找的。

    张希瑶笑道,“你们可以去这边找知了猴啊。”

    虽然蝉蜕也值钱,但壳太轻了。反而没有知了猴值钱。

    秋花摇头说不行,“那边太陡峭。晚上天黑,容易踩空摔下山崖。只能白天去。”

    张希瑶恍然,“那还是算了。咱们小命要紧。”

    中午吃完饭,孩子们跟张希瑶一块下地。

    张希瑶跟张老头一块去荒地,孩子们则和大人们去稻田拔草。

    这几天的开荒,几乎全村人都出动了。甚至连王地主都带着儿子儿媳过来赚钱。

    张老头就冲张希瑶道,“你看人家多会赚钱。你呀,有点钱就想着吃进肚里。”

    这是在说张希瑶答应给孩子们做好吃的。

  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