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[重生]: 50-60
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[重生]》 50-60(第10/21页)

助户部打理赈灾事宜望阁老允准。”

    杨清:“赈灾可是个苦差事这一过去,没十天半月可回不来吃住条件也艰苦你想好了?”

    卫瑾瑜神色不变:“下官想好了,请阁老和杨御史允准。”

    顾凌洲坐于案后打量少年片刻忽问:“这种苦差事让你去不觉得委屈么?”

    卫瑾瑜:“阁老如此说下官惶恐。只要是督查院的差事在下官眼里,便没有苦与不苦之分能有此历练机会,是下官之幸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——阁老洞察秋毫,不会落无用之刀,阁老既让下官去,想来自有下官的用处。”

    实在是太聪慧了,顾凌洲忍不住在心里想。

    当下也不再废话,便吩咐:“今日值房这边的差事便不用管了,灾情紧迫,不容拖延,今日午后,便同钟岳一道出发吧。记着,若遇到需要裁夺的大事,都需第一时间向本辅禀报,切不可擅自行动。”

    “下官遵命。”

    等卫瑾瑜退下,杨清忍不住感叹道:“这孩子瞧着文弱,倒也是个肯吃苦的,这回扬州的案子办得也漂亮,若不是他,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,都不可能这么快把扬州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。师父慧眼识珠,这回可是得了一个有本事的小将。”

    “自然,扬州的案子能顺利结下,也离不开师父鼎力支持,这孩子到了扬州大张旗鼓地大摆宴席,宴请各路官员,可没少人暗中写折子参他,督查院内部就有好几个御史要求师父惩治他,以正纲纪,要不是师父力排众议压了下来,那群人还不知要闹腾成什么样子。”

    “师父拿他年纪小为由头压着,不让圣上给他升太快,应当也是怕木秀于林,太过招风吧。然而有句话叫‘金鳞岂是池中物,一遇风云便化龙’,这样好的一块料子,师父就是想压,又能压多久呢。”

    顾凌洲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半晌,道:“再看看吧。”

    斟酌片刻,到底有些不放心,又道:“派一队暗卫暗中跟着吧。”

    督查院是不培养暗卫的,顾凌洲口中的“暗卫”,又称雨卫,是江左顾氏本族豢养的一批武艺高强的精锐高手。

    杨清神色一凝:“师父是担心京郊那边……”

    顾凌洲道:“未雨绸缪,总是好的。”

    杨清便不再多问,应是,接过顾凌洲手令,自去安排。

    **

    京郊,延庆府。

    大雨淋漓,官道上,延庆府县令黄有鹤不顾雨势,刚过午时便领着一众僚属在官道上恭候。

    “怎么还不来?”

    黄有鹤掂着脚脖子张望。

    师爷胡信劝:“下了这么多天雨,道路泥泞不好走,耽搁些时辰也正常,大人稍安勿躁。”

    正说着,一顶青尼小轿便出现在了众人视线里。

    黄有鹤狐疑:“这回凤阁派来主持赈灾事宜的,不是户部新上任的那位苏侍郎么?这轿子,不像啊。”

    胡信眼珠一转,则道:“错不了,大人您看,那轿子两侧,有京营的士兵随行,京营由首辅掌管,那位苏侍郎又是首辅跟前的红人,绝对错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位苏大人是有名的寒门大才子,低调简朴些也正常嘛。”

    胡信话虽如此说,心里其实不屑一顾。

    上京城的这些京官们,甭管七品还是二品,从表面看,哪个不简朴,甚至品级越高,越要故意作出一副简朴之态。古时简朴还称得上美德,如今不过是官员们沽名钓誉、博取名声的手段罢了。

    转眼间轿子已到跟前。

    黄有鹤已经让人将伞都收了起来,就那般立在雨中,带着众人行礼。

    “下官延庆府县令黄有鹤,拜见侍郎大人。”

    苏文卿一身三品绯色官服,自轿内走了出来,随侍在一侧的苍伯忙打开伞,罩在他头顶。

    黄有鹤拿眼睛偷偷一觑,见这新任户部侍郎,果真如传闻一般,不到二十的年纪,生着一张如冠玉一般的俊俏脸,想想自己如今已经四十多岁,仍只是京郊一个七品县令,心里难免生出些嫉妒来。

    面上却是越发恭敬:“下官已在衙内略备薄酒,为侍郎大人接风洗尘,请侍郎大人屈尊移步。”

    苏文卿却道:“先去灾区吧。”

    出了官道,便是泥泞乡间土道,轿子已经无法行走。

    黄有鹤忙道:“下官给大人备了坐舆。”

    “不必了,直接走着过去便可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果真当先一步,踩着满地泥泞,带着几名兵丁往前走了。

    迎接的众人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黄有鹤和胡信交换了一下眼神,黄有鹤朝着苏文卿背影努了努嘴,无声道:“作戏呢。”

    卫瑾瑜与钟岳亦于午后乘坐马车抵达了延庆府。

    迎接他们的是户部一名司吏,司吏引着两人来到临时办公区域,道:“二位大人先休整一下,等晚些时候,苏大人会过来,统一分布任务。”

    此次算上户部本部和各部临时抽调过来的人手,统共有五十多名官员参与赈灾事宜。

    延庆府的县衙自然盛不下这么多人,为了方便办事,户部直接征用了两处未被完全冲毁的田庄,在院中搭了一些帐篷,作为临时办公地点。

    “条件简陋,两位大人且将就些吧。”

    司吏引着卫瑾瑜和钟岳来到一处帐篷里,怀着歉意道。

    钟岳打量一圈,见帐篷里只有最简单的一张床和一张书案,两个矮凳,以及一座用来烧热水的炉子,角落里甚至还滴滴答答流着水,果然是堪称简陋。

    卫瑾瑜倒是从容与司吏致谢,道:“和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相比,这里已经很好了,多谢。”

    司吏暗松一口气。

    他也没料到,督查院派来帮忙的御史,会是这位刚凭扬州织造局一案声名大显的卫氏嫡孙。京郊可不比扬州那等富庶之地,这等世家公子,哪里吃过这种苦头。司吏原本还担心对方找茬,见对方态度如此和悦,心也跟着放下。

    道:“二位大人能理解,下官感激不尽。”

    “不瞒二位大人,便是我们苏大人,住的也是帐篷,还是最简陋的一间,苏大人说,要把尚能住人的屋子全部留出来安置灾民。”

    “幸好有苏大人做榜样,下面官员就算有不满的也不好说什么了。”

    司吏交代完一应事务,就匆匆拜别,忙自己的事去了。二人收拾好行囊,钟岳去找户部相识的故交,卫瑾瑜则到帐篷外勘查地形。

    “瑾瑜!”

    后面传来惊喜呼唤。

    卫瑾瑜回头,见是裴昭元。

    裴昭元提着袍子,几个箭步便跑了过来,道:“瑾瑜,你如今不是已经升了正六品御史了么,怎么也被派到这儿了?”

    卫瑾瑜微微一笑,与他见礼。

    “大约是阁老想让我多历练历练吧。”

    裴昭元满眼同情:“什么历练,这种苦差事,狗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