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: 28.29.30
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》 28.29.30(第3/11页)

院只有一个宋卫风,正在院中石桌上摆茶。

    圆厚石桌上胡乱放着几个茶饼,边角还有一堆散茶。

    宋卫风小心翼翼掰开茶饼,放入紫砂陶壶中,再用手中木轻轻搅弄开。

    还未冲水便已闻到一股清香。

    周自言鼻头微动,“这是清花茶?你竟然还会摆茶。”

    所谓摆茶就是买来茶饼和散茶,自己重新融合,晾晒,冲泡,最后变成一壶茶。

    茶叶在大庆还是一种比较昂贵的东西。

    没想到宋卫风出身农家,竟然会摆茶?

    “嗯……之前在书院,看同窗做过,便偷偷学了一点。”宋卫风捣开茶饼,又放进去一些散茶,点火煮茶,“爹最近睡得不好,清花茶能清热去火,松神安眠,我便想着做一点。周大哥,你也来尝尝?”

    “一人得神,二人得趣,三人得味,今天有福了啊。”周自言坐下,看宋卫风慢火煮茶。

    宋卫风哪怕在家,穿衣打扮上也极为正经。

    周自言甚少看到他一身松垮行衣的模样。

    每次都是板板正正的衣袍,扣子甚至扣到最上面,从不放肆。

    宋卫风克谨守礼,很难想象,这样规矩的一个人竟然出身农家。

    基因和后天环境还真神奇。

    周自言在心中数着数,恰好数过五分钟后,宋卫风灭火,把茶壶拎下来,开盖散味。

    清缓的茶香瞬间席卷整个鼻腔。

    确实好茶。

    这种茶,自然要配好茶具。

    周自言从自己的包袱里拿出两个青玉茶杯,“用这个吧。”

    许久未用的茶具,第一次使用就是喝卫风亲手摆的茶,正适合。

    宋卫风拿起其中一个杯子,爱不释手,“好精致的茶杯,周大哥,你从哪里得来的?”

    “路上看到,随手买的。”周自言胡诌完,迫不及待把茶水倒入杯中。

    清透的玉杯,盛满清香的茶水,只闻一闻便叫人要醉了。

    周自言慢慢品茶,把廖为安给他的信拿出来,“我在街上遇到了马鸣书院的人,他们让我把这个给你。”

    “我的信?”宋卫风疑惑地打开,细细读完,唇角渐渐扬起,“周大哥,书院叫我回去读书呢。书院还为之前的事情向我一个学生致歉,真好。”

    周自言吹散茶杯上方的雾气,笑道:“他们应该的。再不改一改,这书院也快倒闭了。”

    “太好了,回书院就可以更好温习,准备童试。”宋卫风重燃斗志,信心满满。

    “加油啊,别到时候连小豆丁都考不过。”周自言调笑,从怀中掏出一把折扇,正是之前他亲自题的那把,“喏,这个给你,就当周大哥给你的复学之礼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周大哥你的扇子吗?”宋卫风接过扇子,手腕一折便挥开,一副熟悉的宋家小院夜景徐徐展开,“周大哥画功真好,栩栩如生。”

    “这有什么,日后我可以——”周自言想说日后替宋卫风画一幅自画像。

    转念一想,他一个单身汉给未婚小哥儿画自画像干啥?!

    还嫌自己不够瓜田李下是吗?

    宋卫风握着扇柄,抿了抿唇,“周大哥,日后我在学问上有不熟悉的地方,可以问你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可以啊,这有什么。”周自言不明白宋卫风面对自己为何这么拘谨,“宋家帮我良多,我心怀感激,你只管来问就是。”

    “好,那我现下就有一个问题。”宋卫风收好折扇,插入腰间腰封。

    再从旁边放着的书卷里抽出一张写着诗词的信纸,交给周自言,“周大哥,这首诗词是何意?”

    周自言一边喝茶一边举起看,“……”

    一口茶差点喷出去。

    这竟然是一首桃花诗。

    借用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色,暗喻春心萌动,姻缘两合的景象。

    卫风……这是……什么意思?

    周自言抬眼,宋卫风背手站在他身前,圆润的面盘并没有异常。

    难道是他想多了?

    看来真是他想多了,竟然会觉得宋卫风对自己有意思,真是越来越普信了!

    “这词描写了两户人家成亲之景,借着桃花比喻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感情,正像那随着春风慢慢盛放的桃花一样,甜蜜,灿烂。”周自言收起小心思,认真解读了一下。

    刨去隐喻不提,诗词的遣词造句甚是优美。

    他又细细读了两遍,“你从哪看到这首诗的?”

    “从一个话本上,叫……《一枝红杏满园春色》。”宋卫风把自己的诗收起来,神色如常,“讲的是一位小哥儿意外遇到一位正人君子,拜入师门,成就秦晋之好。”

    话音将将落下,忍不住用余光瞟向周自言。

    想看看他的周大哥是什么反应。

    周自言斥声道:“卫风,你都要童试了,怎么去看这种话本?”

    《一枝红杏满园春色》,这是什么话本?

    一听就不是什么正经话本!

    快要童试的学子现在去看这种话本,这不是本末倒置吗?

    “这等话本书摊上有的是,什么时候看不行。”周自言苦口婆心,“闲暇的时候拿来解解闷也不是不行,但你现在还不到弱冠之年,想这些有的没的做啥?等你考上童试,凭宋伯父的本事,还不能给你找一段好姻缘吗?你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童试,是童试!”

    童试虽然是大庆读书人进学的第一道门槛。

    可古代的考试和现代不同,教学水平和难易程度也不能比拟。

    殊不知大庆有多少读书人,考了一辈子都通不过,到死都只是一个老童生。

    考过一次的周自言太清楚童试的含金量,就怕宋卫风因为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就懈怠。

    学生考试不通过,是周自言这个老师,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!

    宋卫风瘪嘴,“……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果然如此。

    他家这位周夫子,就是不解风情。

    两天后,宋卫风收拾好自己的行李,闷闷不乐地回书院。

    休沐日才会回家。

    宋家喧闹了一个多月,又恢复平静。

    周自言细细计划好自己的想法,找到宋父,和他说了自己的计划。

    办家塾。

    家塾,其实就是小型私塾的一种。

    没有书院,没有学堂。

    上学地点就在老师的家里或者祠堂庙宇,交上一定束脩就能上课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宋父愣住了,孩子们能上课,他当然愿意,“不瞒先生,豆丁已经和我说过这件事。说的时候还满地打滚,让我多给他一些银子,因为他要替小伙伴们教束脩。”

    周自言:“……”

    宋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