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[快穿]》 30-40(第5/16页)
然与由衷而生的钦佩。
怎么说呢?有种思想境界被碾压的感觉。仿佛他们的焦虑与愤怒都变得微不足道。成为反贼的精神领袖似乎也不值得担忧。
尽管越殊半句不曾提及该如何应对这顶突如其来的黑锅,几人却莫名安下心来。
……无论如何,小道长依旧是那个可靠的小道长。
向豹忍不住摸摸后脑勺,爽快地道出几人的心声:“只能说,不愧是小道长啊!”
此事于越殊而言只是小插曲。
他既不可能主动找上官府,写作澄清真相,读作自投罗网;也不可能折返辽源,阻止“玄微上师”的名号流传……反正流传在外的不过是个常见的道号,无人知晓他的具体来历。而“玄微上师”的形貌亦在口口相传中不断被歪曲,与越殊相差甚远。
既然如此,又有何可虑?
越殊置若罔闻,继续前行。
金手指的提示已然明了。功成之日不远,行百里者半九十。
他本是贪生怕死之徒,并不希望这侥幸重活的一世早早结束。他还有家人、朋友,与值得珍惜的一切。
贪生怕死之徒行走在救人亦救己的路上。殊不知辽源并非个例,一切只是开始。
这一路走来,就连越殊都不清楚自己救过多少人,又有多少人,在死里逃生之际,心中暗暗记下了“玄微”这个普通的道号。
当“玄微上师”之名伴随辽源起义军的名声一道向四方传开,他们心中首先浮现出少年道人的面孔。那是他们在濒死的黑暗中浮沉,终于回归人间后见到的第一个人。
惟有此人,担得起上师之名!
于是,当这些被越殊给予第二次生命的人再度被世道逼至绝境,为存活而奋起反击之时,他们便不约而同地效仿辽源百姓,将“玄微上师”奉为前行路上的精神信仰。
他们的所为又鼓舞了更多的百姓。纵然不曾见过越殊、也不曾受过他救治的*人,当他们被逼无奈走上造反的道路,纷纷在随大流的跟风之下响应“玄微上师”的号召。
“玄微”之名顿时化作星星之火,由北及南、点燃安平。一时间,声势颇为浩大。
“玄微上师”本人大为震撼。
他本以为辽源只是一场意外。事实却告诉他,这个世界远比他想象的还要疯狂。
或许他所作所为只是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。但无光的黑暗里,一点火星便是无限光明。
“归根究底,是这世道太烂了。”
沉吟过后,越殊得出结论。
现实荒诞离奇的发展令越殊油然生出一个念头:“我似乎……可以做到更多?”
他是个行动力极强的人。一旦下定决心便会付诸行动,不在意外界的一切干扰。
随着时间推移,张重光几人惊讶地发现,头顶“黑锅”越来越大、越来越多的小道长不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,反而颇有将“黑锅”坐实的趋势。
从前越殊救人归救人,只是顺手而为,不求回报,也不会与谁人有所交集;现在的他却愿意驻足聆听世人的悲剧,愿意开解世人的痛苦,愿意给予几分抚慰。
这般变化令几人惊讶又不解。
越殊没有与谁解释的意思。
他只能救人一时,不能救人一世。只能解身体之疾,不能解人世之忧。这世道逼迫着无数人向下坠落,而今为他所救之人,也许转眼就被世道逼迫成下一个方天王。
因此,越殊想做一个尝试。
倘若在救治疾病的同时种下一颗思想的种子,当下一个方天王诞生,能否秉持着正确的思想走上一条让更多人幸福的道路?
……既然这些人如此尊崇“玄微上师”,他又何妨为他们指引一条更加光辉的道路?
【作者有话说】
怎么说呢?主角相当于救人的同时传播思想,如果被救者将来走上官逼民反的道路还记得主角说过的话,愿意团结底层百姓,挥刀指向压迫他们的人,自然会走上让更多人幸福的路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算是减少无辜百姓的死伤……
这算是对“精神领袖”这一身份的“利用”吧。反正锅是甩不掉了,干脆物尽其用。
34神医妖道34
◎人世如洪炉,一念济苍生◎
东方破晓,鱼肚白横亘天际。
万丈金辉洒落大地,破败不堪、连门板都不存的城隍庙里,有香火之气冉冉升起。
“我、我活过来了……?”
供桌旁的草堆上,衣衫褴褛、形同乞丐的青年睁开眼睛,看见神像前的少年道人。
这道背影令他恍惚的神思渐渐清醒,眼神渐渐清明:“是这位道长救了我吗……”
昨夜他神志恍惚、蜷缩在破庙中奄奄一息时,曾听见马的嘶鸣,看见一位风姿脱俗的少年道人在燃烧的火光中向自己走来。
那人道袍飘飘,恍若天人。
而后,他腕上传来人体的温度与触感,失去意识前,他对上一双静如幽潭的眼眸。
他本以为那是将死之际的幻觉,是这不知荒废多少年的城隍庙中最后的神仙显灵,或许他的魂灵将被引往九幽之下的冥府。
直到他在新一日的晨曦中睁开眼睛,看见这道熟悉的背影,身体中涌动的活力令他恍然明白过来,他并不是只做了一个梦。
半空中灰尘飘舞,在阳光的折射下宛若金粉,重获新生的青年几乎喜极而泣。他的目光一眨不眨,映照出城隍庙中的场景。
高台上是掉漆的泥塑木偶。
高台下是救死扶伤的真仙。
于是,他强撑着虚弱的身体,聚起体内全部气力,挣扎着起身上前,拜倒于地。
“多谢道长……活命之恩!”
神像前的少年道人转过身来,对此情此景似乎已习以为常,他只是淡淡摆了摆手。
“起来吧,不必如此。”
于他而言,他只是顺路经过破败的城隍庙,随手上了一炷香,救了一个人而已。
他话音落下的同时,边上一个生得慈眉善目、颇似大户人家管事的黄脸老叟几步上前,搀扶起跪在地上的人。
强行搀人起身,王阿大笑呵呵地宽慰道:“不必多礼,我们东家向来不在意这些。”
被强行扶到杂草堆上坐稳的青年无措又懊恼:“既然如此,小子该如何报答道长?”
……连叩头拜谢都被制止,而今他一无所有,实在不知如何回报这份救命之恩。
他这种情况王阿大见的多了,此时应付起来熟极而流,就连话术都用得滚瓜烂熟:“行善积德,医者本分。我们东家救过的人多了去了,小兄弟不用放在心上。”
不待青年再说什么,他开口打断道:“小兄弟数日粒米未进,填饱肚子再说吧?”
这样说着,抬眼看见大步踏入庙中的周猎虎,尤其是对方手中拎着的两只野鸡与一只野兔,王阿大眼前一亮,这不是巧了吗?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