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年代军工大院: 210-220
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五十年代军工大院》 210-220(第31/33页)


    她心里清楚这件事的难度,其实军地双方的交接才是最难的。

    赵副主任迟迟不肯帮女婿办事,八成也是嫌麻烦。

    她不管铁路使用权能否到手,但必须不能让王造福清闲下来!

    王造福其实已经不太想管什么军用铁路了,但叶满枝这女的时不时就要在会议上和职工间提一嘴。

    现在全厂人都知道他在帮厂里申请铁路,等着听他的好消息,这让他有些骑虎难下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当晚他又约了市物资局的一位副局长吃饭,回家时已经十点多了。

    赵卫红不满地问:“怎么又这么晚回来?”

    “晚上有应酬,跟物资局的陈副局一起吃个饭。”

    赵卫红轻哼着调侃:“在哪里吃的?不会是钢厂招待所吧?”

    “当然是在曙光厂招待所吃的!”王造福一脸无奈道,“我不是早就跟你解释清楚了嘛,你总是阴阳怪气的有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去年不知赵卫红从哪听到了风声,不但发现了王卓娅这个人,还知道他给王卓娅调动过工作。

    王造福将提前准备好的说辞讲给她,她当时选择相信了,可是之后的大半年,赵卫红总要像今天这样,找到机会就能刺他两句。

    赵卫红斜眼瞟他,“我阴阳怪气什么了?不是你先给女演员调动工作的吗?”

    “哎,我都快被工作烦死了,”王造福故作不耐烦地说,“哪有心思管什么女演员男演员的!”

    反正没有确凿证据,他又很长时间没跟王卓娅联系了,只要叶满枝那封不知是否存在的“露骨举报信”不出现,他就没什么可担心的。

    他转移话题说:“咱爸那边能不能再帮我想想办法?”

    “想什么办法?”

    “军用铁路的使用权。”

    赵卫红皱眉问:“你怎么又想起那条军用铁路了?”

    “曙光厂要搞彩色电视机,扩大生产规模,正需要用到这条铁路。”

    “曙光厂又不是你一个人的,怎么只让你去争取使用权?你自己算算,为了这条铁路,你组织过多少次酒局了?你就不怕把身体喝坏了?”

    王造福言不由衷道:“为了工作嘛,叶满枝是个女的,她能去饭局上喝酒吗?我是二把手,当然得由我出面。要是能在曙光厂做出成绩,你跟咱爸脸上也有光!大姐夫那边不太中用,以后还得是我跟卫东相互扶持。”

    叶满枝在工作上其实是肯放权的。

    之前说好将车队交给他,就真的交给了他。

    他现在分管供销科、后勤科和厂里的车队。

    这一年多亲自管理车队,新增了五辆二手车,还组织了一个服务队,让他渐渐管出了一点滋味。

    但他毕竟是曙光厂的二把手,只管着一个车队不免寒碜,要是能把铁路争取下来,那以后运输这一块的业务就全归他负责了!

    *

    王造福合计着周末跟媳妇一起回娘家的时候,叶满枝已经着手准备去北京了。

    这次不知要去多久,所以她准备的东西有不少。

    吴玉琢跟着她忙前忙后,一起收拾行李。

    “苏阿姨说,明天给你烙三张馅饼,让你在路上吃。”

    “哪个苏阿姨?”

    “就是陈卫星的妈妈。”

    叶满枝连忙拒绝:“干嘛让人家给我烙饼?咱家自己也能烙饼啊!”

    “苏阿姨烙的饼好吃,”吴玉琢将几套衣服放进行李包,解释说,“我用鸡蛋跟陈卫星换的!”

    “哦,那还行。”

    叶满枝不再拒绝了。

    她闺女从幼儿园开始养鸡,拥有丰富的家禽饲养经验。

    不但能科学喂养,还能科学孵化。巅峰时期,她家曾拥有八只小母鸡。

    前几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,她的养殖事业中断了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不过今年院儿里管得没那么严了,她跟隔壁的振芳嫂子学习,也在屋里搞了鸡笼子,养了两只小母鸡。

    偶尔会跟关系好的朋友以物易物,用鸡蛋换点需要的东西。

    “苏阿姨烙饼真那么好吃?”叶满枝问。

    “好吃,”吴玉琢给出具体评价,“跟光明街便民服务站的刘奶奶做得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“那应该挺好吃的。”

    叶满枝对陈卫星妈妈的肉饼很期待,她的火车是第二天上午的,所以,次日一大早,吴玉琢就抱着她那个存放鸡蛋的坛子出门了。

    赶在父母上班之前,带回来三张刚出锅的肉饼。

    结果吴峥嵘大马金刀地坐在桌边,肉饼刚上桌就被他吃了一张。

    吴玉琢快被她爸气死了,“那是我给妈妈带着路上吃的!”

    “她跟好几个领导和同事一起出发,你只给她带三张饼,到时候怎么分?”吴峥嵘觉得这饼确实做得不错,点点头说,“放凉了不好吃,还是趁热吃了吧。”

    叶满枝咽了咽口水,“闺女,咱仨一起吃吧,一会儿我去服务站买几个包子带着。”

    吴玉琢捧着肉饼想,她偷偷摸摸攒下十个鸡蛋的良苦用心,全都白费啦!

    不过,苏阿姨做的肉饼真好吃啊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享受了闺女的孝心以后,叶满枝挥别家人,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途。

    这次的进京队伍颇具规模,竟然有12人!

    叶满枝最初对这个阵容有些讶异,毕竟各省市都在控制出差人数,如果不是参加指定会议,很少有一次性派出这么多人的。

    但是,一行人抵达北京后,她很快便清楚了这次出动大批人马的原因。

    各省市的驻京办居然停办了!

    没有驻京办的同志帮忙张罗,一切琐事都需要自己打点!

    而他们在北京人生地不熟,如果只靠三五人跑腿,估计什么事也办不成。

    为了方便办事,12人在长安街上找了一家招待所。

    稍作休息,夏竹筠便召集大家开了一个小会。

    “明天开始,咱们就按照在家商量好的,分头行动。尽量去相关部委跑跑关系,每天傍晚汇总一次工作进度。”

    省局的生产处长给每家企业发了一张明细表,介绍了负责引进相关生产线的部委。

    叶满枝和潘昆仑坐在一起,对着那张明细表研究起来。

    这次负责从国外引进彩电生产线的有四个单位——四机部、外贸部、广播局和国家计委。

    那他俩就得去这四家单位疏通关系。

    与石油化纤、化肥、电厂、钢厂等重点项目相比,电视机项目的重要程度被省里放在了最后面。

    因此,尽管夏竹筠将曙光厂带来了北京,但是她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争取那些超大项目上。

    早在滨江的时候,夏竹筠就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