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进二百人男团中: 200. 200 申请 校园拍摄

推荐阅读: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穿进二百人男团中》 200. 200 申请 校园拍摄(第1/2页)

    第二百章

    【获得本届云星奖最佳新人的是——】

    【《偶像之死》,李煦,恭喜!】

    李煦几乎是biu一下从椅子上弹了起来,他的动作让赵旸捂嘴直乐,却没有被李煦抢走奖项的嫉妒。

    李煦先拥抱了他一下,再来拥抱顾熠。

    “谢谢你,顾老师。”

    若非顾熠,他根本不能拿回章子维这个角色。

    在演《偶像之死》之前,他在演员这条路上走了很久,却一直找不到机会,就在他放弃的前一刻,剧组找上了他。

    他从未想过,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站上舞台中央。

    “李煦好棒!!”

    “《偶像之死》剧组的情谊!!希望每一个我喜欢的演员都有最灿烂的前程!”

    “恭喜李煦,恭喜《偶像之死》,虽然这不是顾老师最好的电影,却是我本人最喜欢的一部电影。”

    李煦拿下了最佳新人,但在之后最佳男演员的角逐中,顾熠却没能为剧组再下一城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余敏行和李煦上台时都提到了顾熠,一位感谢有他这么厉害的竞争对手,另一位感谢有他这么厉害的搭档。

    顾熠本人虽然没有上台,话题度却拿得很满。

    “我很期待《亡国之君》上映。”颁奖典礼结束后,余敏行拉着顾熠说了好一会话。

    多年夙愿得成,他的精神状态和典礼前都很不一样,整个人红光满面的,看上去也没那么紧绷了。

    李煦则喊着顾熠和赵旸一起拍照,足足晒了十几张图。

    顾熠嫌他拍得太多,到了粉丝那里,则是粉丝们嫌顾熠拍得太少——他的脸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位明星的微博上,却不会出现在他自己的微博上。

    不过顾熠一向如此,粉丝们早就习惯了。

    能怎么办?说了他又不会改,只能纵容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本届云星奖余敏行获奖是众望所归,其他演员都难以和他抗衡,国内媒体大多公正客观地报道了本届颁奖典礼。

    但到了k国媒体报道中,顾熠输给余敏行是“全方位的投降”、“实力新人的完全失灵”、“被权威奖项所抛弃”,给人一种顾熠已经被打入冷宫的感觉。

    “我到底对k国人做了什么,有必要一直揪着我不放吗?”

    k国媒体难道不能向他们的民众科普一下,云星奖是一个很牛逼的奖项,就算只是提名也很不容易,他能一提再提就是牛逼本身。

    “你确实没做什么。”刘钧源道。

    “对吧?”

    “你就是抢了人家的市场,抢了人家的影帝,压人家国内的神颜一头,还比人家多赚了不少钱。”

    顾熠:“……那是我干的吗?你们也有份。”

    但k国媒体报道的时候总爱把顾熠摆在前面,顾熠有时候会收到在k国的粉丝的私信,说他经常上k国的热搜。

    一般是他遇上坏事的时候。

    比如这次他没拿云星奖影帝,k国那边锣鼓喧天庆祝不断,之前《偶像之死》开拍,顾熠和王轩恒的冲突也上了k国热搜。

    只不过在k国媒体的形容中,顾熠是那个抢了王轩恒机会的恶霸,“剧组霸凌冠军”,王轩恒则是被欺压的小可怜。

    所以王轩恒的电视剧可以卖到k国去,顾熠的电影却至今没有一部在k国上映。

    如果顾熠遇上了什么好事,比如《偶像之死》今年的高票房,和他论文被欧洲媒体报道的事,k国那边通常是只字不提的,夸赞顾熠就是在助长顾熠的嚣张气焰,k国媒体自然不会这么干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云星奖颁奖典礼后,《孤独学神》的筹备也进入了最后阶段。

    剧组一直在等顾熠的档期,到今年,顾熠能空出两三个月的时间专注拍摄,这其实比《孤独学神》剧组预期早一些。

    接完《亡国之君》后,顾熠的动向一直被业内关注,他接《孤独学神》并不是秘密,《孤独学神》原作本身也很有知名度,消息曝光后,不管书粉还是影迷,都立刻想到了一个词——合适。

    的确没有比顾熠更适合的演员。

    顾熠今年30岁,但他并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很成熟的演员,如果再年长几岁,接《孤独学神》恐怕就不太合适了。

    但换成其他演员的话……

    “顾老师本人在我心里就是学神!!”

    “《一枚信笺》之后又一部网文改,顾老师要把我的男神一网打尽吗?”

    换成其他演员演沈遥,接《孤独学神》,书粉们会觉得演员蹭纸片人的热度,但由顾熠来演,就是演员和角色互相成就,《一枚信笺》的成功足以证明这一点。

    《孤独学神》剧组也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角色选不好,剧组绝对是要挨骂的,现在《一枚信笺》成为了网文改编的范例,可在《孤独学神》剧组印象中,《一枚信笺》刚上映的时候也遭受了不少质疑。

    找到合适的演员,电影先成功了一小半,至少顾熠的演技是不需要担心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正式进组前,顾熠照例回了学校,在几个小时内从光鲜亮丽的大明星切换成灰头土脸的研究生。

    人生也迅速从一片灿烂变为一片黯淡。

    但顾熠的优势在于,他做什么事都能倾注100精力,从前一件事切换到下一件事无比迅速。

    实验无疑是个枯燥的过程,但作为明星,顾熠品尝过角色的酸甜苦辣,也体验过最浮华的生活,于他而言,实验是对他明星生活的补充,反而能让他整个人安定下来。

    明星是需要私人空间的,没有人能够一天24小时面对镜头,化学是顾熠充实自我的方式。

    虽然他会被难倒,但同样痛并快乐着。

    他的研究生同学不太理解他这种状态,觉得顾熠在发癫,但顾熠认为,他就算发癫,发的也是化学的癫。

    同学:“……”

    知不知道他们每天都得默念一百遍“我爱化学”,才能一边觉得自己的论文是一坨屎,一边又认为化学界不能缺少自己这样的人才。

    顾熠还是在深入自己之前那个课题,往深里钻研,原本业内涉及这个领域的不多,但之前顾熠的成果出炉后,也有人开始针对他的实验结果进行研究。

    同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,对顾熠既有好处又有坏处,不过他虽然体验到了压力,却没有立刻要出成果的紧迫感。

    这就是明星这份兼职给他的底气。

    上辈子的顾熠是没有这种底气的,他虽然喜欢化学,却远做不到现在这么从容,以前他有一个明确的目的,但现在,他既关注实验直接的成果,又关注实验的衍生品。

    所以同一份研究,顾熠有时间有力气也有金钱做到底,不必担心没有成果必须改换赛道,也不用担心经费,就算出不了成果,就当总结失败经验。

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