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: 第93章 百万贯
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》 第93章 百万贯(第1/2页)

    要拿一个餐饮行业的成功案例出来,对于明远来说,实在不是什么难事。

    他有太多作业可以抄,甚至让他犯起选择困难症,不知该抄哪项作业才好。

    明远花了几天的工夫思前想后,竟然都没能得出一个结论。

    直到最后,他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去长庆楼探店的情形,想起被偷偷叫进来的闲汉,被当场赶出去的歌女……

    明远开始有了些主意。

    前一任店东和主厨摆着高高在上的架子,要让这长庆楼成为一座不食人间烟火的“仙楼”,他现在就要反其道行之,让这家正店,重新回到接地气的“正轨”上来。

    于是明远招来史尚,他要和外面的一些店铺谈生意合作。

    史尚:……?

    这难道不是在向黄仙叶俊生这等人示弱吗?

    自家请不到主厨,就请外头的人帮忙?

    这消息传出去,岂不成为全汴京的笑柄?

    日后还有谁,敢来长庆楼就餐饮酒?

    明远笑眯眯地开口:“你要是不同意,就去外头现找一个靠谱的名厨回来啊!”

    史尚:那我可找不来!

    明远:“找不来就按我说的去谈吧!八月初十已经快到了。”

    八月初十那天,长庆楼到了试营业的日子。

    这一整天里,长庆楼厨房里的灶就一直是冷的,灶火从未被点燃过。

    但是长庆楼照样开门营业了。

    店家给出的理由是:今日“试营业”是为了满足汴京市民的好奇心,欢迎各人入内,参观长庆楼“装修”之后的新环境。

    这个机会可是被汴京惦记了好久的。

    全城的,人人都想上楼来,一睹那“玻璃窗”的真容。

    于是乎,八月初九之前,长庆楼二楼的閤子就全部被订满了。

    初十当天,长庆楼一开门,店里就坐满了人——全是来看玻璃窗的。

    人们满脸好奇,伸手去触碰新式窗户上,那象眼窗格之间镶嵌的“玻璃”。

    “透亮!”有人大声赞道。

    “就算是关着窗,也能将外头看得一清二楚。”

    “这敢情好,冬天屋子里也亮堂得紧。”

    安装了玻璃的象眼窗格,为长庆楼二楼室内带来的明亮光线,是以前那些糊着窗纸的长窗无可比拟的。

    此刻长庆楼里几个酒博士,此刻正从善如流地为食客们演示开窗关窗。

    他们一会儿关上长窗,让宾客体会一下透过窗玻璃观赏风景的乐趣;一会儿又打开窗户,让他们再次感受一下窗外的瑟瑟秋风与凉意。

    “这下可好,想要看到外面的景致,就不用开窗吹冷风了!”

    “老天爷,这要是在自家装上一扇,得花多少钱哟!”

    “听说也没多少钱!有人前几天就去城外玻璃作坊问过价钱了,说是不贵,跟那天然水晶没法儿比。这东西,就跟烧瓷器似的,在窑炉里烧出来的。说是指定会越来越便宜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那作坊接的订单太多,早已排到明年去了。”

    人们纷纷好一阵议论,才将视线转到长庆楼中的其它装饰上。

    “嗯,短短几日,竟是修葺一新了!”

    熟悉这家正店的食客认真评价:“终于能配得上这七十二家正店之一的身份了。”

    长庆楼除了所有窗户都换成了新式“玻璃窗”之外,墙壁重新粉过,地板擦得锃亮,用清漆重涂一遍。桌椅还是以前那些老桌椅,但也全部修葺过,损坏之处涂上一层腻子再刷上一层老漆。

    整座店面里,既保留了老店的气息,又一尘不染,令人觉得焕然一新。

    大厅中与二楼的閤子里,四壁悬挂着不少名人字画。墙壁上则是按照四时节气,贴着绘有应景纹样的墙纸。

    如今是夏秋之交,墙壁上绘就的是荷花白菊纹样,连一应金银器皿,白瓷茶器,也同时配套同等花纹。

    处处透着一个“雅”字。

    “看得出来,这新店东相当用心啊!”

    “而且有钱!”

    亲眼旁观过丰乐楼那一场“扑买”的客人补充一句。

    但是……食水呢?

    这么多食客,一下子全涌进了长庆楼,他们吃什么,喝什么?

    有人伸手招来一个酒博士。

    “敝店今日是新东家亲口宣布的‘试营业’,主要是为了看看各位对这店中的新装饰有哪里不满意的。至于酒水嘛,本店自有名品‘瑶光’酒,随时可以供应。但如果您想要点菜……”

    酒博士就像是变魔术似的,从怀中掏出一张仿单,上面印着的,全是附近各家脚店的名称,还大致列出了几样招牌菜。

    “从外面的脚店叫餐食?”

    食客们都惊呆了。

    “是,今日本店不开灶火,盼各位谅解。”

    酒博士耐心地解释。

    “因此本店特地招募了不少‘闲汉’,唔……我家东主称他们为‘外卖小哥’。”

    酒博士伸手一指,果然见一群年轻的“闲汉”们,正雄赳赳气昂昂地站成一排,随时准备出发。

    “各位找他们跑腿,不需给跑腿钱,所有跑腿钱都由本店代付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脚店都在本店附近,很快就能将各位点的茶食送来。”

    “找他们跑腿……”

    有些主顾还真不习惯坐在正店里找人跑腿买食物,便问:“会不会多收咱们钱?”

    “不会,”

    那酒博士蛮有把握地回应:“一切由本店担保。若是您之后发现有任何差价,本店双倍补偿。”

    站在门口的这些“闲汉”,都事先在长庆楼登记过名姓籍贯。另外他们也都听说了,长庆楼以后不会再将他们拒之门外。

    如果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得罪了长庆楼,显然是相当不划算的买卖。

    因此一个个被称为“外卖小哥”的闲汉们精神抖擞,整装待发,拿定了主意今天要多跑几单。

    听了酒博士的说辞,有些食客觉得不能接受,起身离开。他们空出来的位置立即被在门外等候的客人进来占据。

    也有人觉得,在这长庆楼里,可以享受正店的环境,承担脚店的价格,所点的食物也是丰俭由人,花样繁多,不妨一试。

    于是当真有人点了脚店的食物,由“闲汉”们去跑腿。闲汉们不负嘱托,很快就将主顾们点的食物送来。

    他们都是在本地跑腿跑了很久的,道路熟悉,替人点单也绝不会出差错。

    列在那张仿单上的脚店,也都是声名在外的名店。食客们按自己的口味点菜,都十分满意。

    因此长庆楼里上下竟一切有条不紊。

    当杯碟碰撞之声响遍整座大厅与所有閤子,很难想象,这家正店竟然完全没有动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