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诡务司: 120-130
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大唐诡务司》 120-130(第15/24页)



    “我倒觉得,这像是一种历史的‘重演’。”

    “具体来说,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,其声音、图像被某种特殊介质记录下来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触发,便让后世的人能够听见、看见。”

    这令李好问想起他穿越之前听到过的“都市怪谈”,其中有一则传得有鼻子有眼的,发生在另一座城市的宫城里,据说那里的宫墙“记录”下了宫女走路的样子,之后在雷雨天气里宫墙便会把宫女走路的影像原原本本再“放映”出来。

    李好问细细回想:刚才他们所听见的,完全不像是有鬼魂在“作祟”,反而只是平实地将“甘露之变”发生那一刻的一切声音,用留声机录了下来,然后重放给他们这些后来人听见。

    当时那些宦官的惊愕、恐惧、拼死一搏,与金吾卫的迟疑、犹豫、瞻前顾后形成鲜明的对比,仅仅从那持续不到五分钟的对话中便能窥见。

    但除此之外,李好问没有观察到这种“重演”给活在当下的人们带来了任何影响。

    于是他转向李贺:“长吉,本司的案卷上记录过这种现象吗?”

    李贺像是早就在等李好问这一问,当下便点着头道:“有,这有个名字,叫做‘历史的叠放’。”

    “历史的叠放?”

    第 127 章

    “是的, ”李贺回答,“典籍上说,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永不磨灭, 在特定情况下还可能会引起‘叠放’。”

    “典籍中还真的有这种说法?”

    李好问不知是在惭愧自己不学无术,还是在因为偶然猜中了感到幸运。

    李贺肃然道:“我等或可以想象为, 不同的时代堆叠在同一个地点, 但由一层时间屏障间隔着。一旦时间屏障出现问题,就会发生‘回响’, 让人看见过去的景象,听到过去的声音。甚至回到过去也不是不可能。”

    李好问:……!

    他一时记起景教的法器“共振之碑”,据说那件法器的副作用就是在其周围出现“历史叠放”,或许就是因为这法器打破了时间屏障也说不定。

    一时间李贺滔滔不绝,引经据典,解释他这一套“历史叠放”理论, 但越来越晦涩,越来越叫人听不懂。

    叶小楼看着如在云雾之中的王宗实, 报以同情的目光:“这家伙在司里就一直是这样。他的话, 我们都听不懂也没关系, 司丞能听懂就行。”

    王宗实欲哭无泪:咱家听不懂可不行, 咱要向圣人回报的呀!

    他瞅瞅认真倾听的李好问,心里思考该如何说服李好问,让他直接去面圣回答问题, 接受天子考问。

    “长吉, 你可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,会出现这种‘叠放’?”

    李好问问李贺。

    李贺耸耸肩, 一摊双手:“不知道啊!”

    李好问:……

    不过,他有种直觉:李贺的解释是合理的——

    这座左金吾仗院确实存在某种程度上的“历史叠放”。

    刚才他迈入这座院落的时候, 在还未动手使用时光术的阶段,就已感知到了这一段“历史”,并且承受了少量时光术的“副作用”。

    但是原因呢?

    为什么是这座左金吾仗院?

    这与昔年“甘露之变”的惨案有关吗?

    正当李好问低头思索,身后忽然传来脚步声——是一个小太监匆匆赶来向王宗实禀报,说是天子已经到了含元殿,想要亲见李好问。

    在王宗实与其他内侍的一再催促之下,李好问不得不立即前往含元殿面圣,将他们一行人刚才探寻昨夜“闹鬼”事件的全过程复述了一遍,并陈述了初步结论。

    “‘甘露之变’啊!”

    李忱听着,眉头轻轻皱起。

    这位显然也是个不喜宦官擅权的天子。

    李好问心里清楚:当年李忱由太监拥立上位,一旦掌权,便露出真正的手腕,前朝里贬逐李德裕,重用牛党,后宫则架空扶持他上位的宦官马元贽等人,将权力重新掌握在手中。

    但听到“甘露之变”,李忱的态度则显得颇为暧昧。

    大概是因为实在太不喜欢侄子李昂了,连带对这场未能成功的政变也觉幸灾乐祸。

    “六郎,”李忱亲切地称呼李好问的排行,“你能确定,昨夜宫中出现的,仅仅是甘露之变的‘回响’吗?”

    李好问点头确认:他实在是看不出有其他的可能。

    整件事里,李好问其实只有两个疑点还未想通:

    一是这“历史叠放”为何会突然在此出现;

    二是他一直听见有噼啪作响的爆竹声音,但唐代并未出现“爆竹”,李好问也不清楚这声音的来源是什么。

    李忱拈着胡子想了好久,终于点头道:“皇侄酿成的血案,却又无力弥补,留到朕手上……既然如此,不如由朕来做这个人情吧!”

    “朕预备在大中三年选一个日子宣布大赦,在‘甘露之变’受牵连的一干大臣,除李训、郑注之外,一概予以平反。”

    李好问:原来大赦还要挑日子的吗?

    他可不知这种赦免是天子“市恩”的举动,既然是“市恩”,自然要挑一个恰当的时机,好让所有人都感恩戴德。

    “元日太赶了,难以聚齐那些蒙冤之人的亲眷后人。上元节普天同庆,似乎也不宜提起这等悲惨的往事。倒是春季科举殿试之前宣布大赦,正是笼络天下士子的好时机。六郎以为呢?”

    李好问倒是真没想到,看似简单的“平反”,竟还有这么多算计在后面。

    他连忙行礼,推说这种事天子决定就好。

    李忱面上,便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。

    “不过,在这段时间里,臣建议将左金吾仗院暂时锁闭,若无大事,闲杂人等不得进入。若是院中再出现异状,宫中诸人也只得观望,不许入内。直至这等异象消失。”

    李忱自以为他明白了李好问的意思,点着头道:“这是见怪不怪,其怪自败,是吧?”

    李好问连连点头,但心说这不过是缓兵之计,好多留点时间给诡务司研究那“历史叠放”出现的真正原因罢了。

    这时,一直站在李好问身后默不作声的李贺突然插嘴:“陛下是不是还有什么没有告诉臣等的?”

    李好问:汗!

    长吉兄说话也真直接啊!

    话说他今日自从见到李忱,也觉得这位天子的态度有点奇怪,似乎有什么事始终想问,但又不便直接开口询问。

    难得李贺这么快人快语。

    这令李忱像是突然被一枝羽箭戳中了面皮似的,怔了好一会儿,才摇头道:“没……没……”

    倒也没责怪李贺言语唐突。

    于是,今日李忱的态度便成了李好问心中的第三个未解之谜。

    转眼间,他们一行人已拜别天子,退出含元殿,由王宗实送了出来。
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