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亲王崽崽不摆烂: 60-70
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和亲王崽崽不摆烂》 60-70(第24/27页)

  太子遇刺,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。

    都不需要雍正帝细说,老二允礽,老三允祉几个就将矛头指向了年羹尧。

    报平安怎么能少了关心爱护他的皇叔们呢?弘昼给在京的皇叔们都写了信。内容虽然是一模一样的,手腕都抄累了呢。

    弘昼就是小心眼,一直记恨着年羹尧挑唆福惠找他要墨翠和白羽的事呢。那两只海东青虽然已经寿终正寝了,但那是他一手养大的毛孩子,感情深着呢。

    而且,年羹尧是个眼睛向上看的,什么民生疾苦压根不放在眼里,心里只有高官厚禄,奢侈享受。给他整倒了,弘昼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。

    况且,在雍正帝眼里,年羹尧这几样差错也不算什么大事,顶多就是贬官。

    因此,他告状,告得理直气壮。

    老二几个收到信一看,当场就气炸了。你年羹尧是个什么东西?一个总督,居然敢给太子和宝亲王脸色瞧!

    呵,他们兄弟年轻那会,皇阿玛儿子多,他们空有爵位没实权,封疆大吏对他们不假辞色也就罢了。弘历、弘昼可不一样,就算老四看在年氏和几个孩子的份上,对年羹尧网开一面,他们这些皇叔可不会袖手旁观。

    朝堂上,老二引经据典,痛斥年羹尧身为总督,无能渎职实乃残暴不仁。若赈灾不利引发百姓暴动,是罔顾人命,心无皇恩,蔑视朝廷,抄家流放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老三义愤填膺,怒参年羹尧日常用度奢侈好女色,为文人君子不齿,鲜廉寡耻,德不配位,抄家流放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老七默默呈上年羹尧收受贿赂的证据,语气平平:“臣有证据的金额已达五千两银子,其余还请皇上明查。只这五千两,年羹尧抄家流放不为过。”

    文武百官心里一抖,不是议太子和宝亲王遇刺之事么?怎么上来就是年羹尧必须抄家流放了?年羹尧这是戳了亲王郡王们的肺管子?

    龙椅上的雍正帝沉默不语,年羹尧有错,贬官降职也就够了,抄家流放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。

    想了想,他肃然道:“年羹尧赈灾不利该罚,谅其未酿成大祸,且才干过人,执掌四川、河南多年颇有建树,谪为户部郎中。其贪污受贿之举,另行严查。”

    老二允礽撇撇嘴,老四对年氏还真是情根深种,亲儿子受了欺负都能轻轻放下。

    不等兄弟们反驳,雍正帝又拿出了弘历的信,面露欣慰:“此番太子和宝亲王遇险,朕闻之目眦尽裂,逆贼挫骨扬灰尚不足平怒。然太子上奏禀明事出偶然,不愿牵连过多,但罔顾法令者绝不可轻饶。倭人买卖一事交由刑部严查,各部须全力配合,上下官员从中获利者,严惩不贷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遵旨。”

    太子遇刺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,若是皇上不依不饶,还真不知道要牵连多少无辜进去。皇上和太子心胸开阔,呃,在此事上深明大义,大事化小小事化了,实乃幸事。

    严查,必须严查!

    听说那行凶的倭人不知道太子和宝亲王的身份,他们是见了气度不凡的位尊者就刺。这若是混入了京中,他们这些官员岂不是人人都有危险?

    出了这样的事,雍正帝更不放心弘历、弘昼在外了,急忙下旨召了两人回京。

    兄弟俩回京后也没有被委任实职,仍是在上书房读书。

    日复一日读书,本该是无聊漫长的时光,对弘历、弘昼而言,却像是按下了时间的快进一样。

    先是顺郡王和昌郡王回来了,这次更长时间的海外漂泊,他们给大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收获。

    瀛洲省和南边大陆的航线摸清了,两边建起了巨大的海港。尤其是南边那块大陆,荒无人烟,树木葱茏,在那边造船的费用大大降低。

    这一次护送商队满世界贸易,带回了五千万两白银和足够数量的火枪大炮供兵部研究。大清海上龙旗所到之处,海盗轻易不敢掠其锋芒。

    代价也是巨大的,无数勇士葬身大海,老八允禩和老九允禟一身的毛病,骨关节肿痛,不能再出海了。

    弘旺和弘晸接过了父亲手里的旗帜,同行的还有老十七允礼和二十允祎。

    数字军团们老了,逐一退出历史舞台。

    从老二允礽、老七允祐、老十三允祥开始,雍正朝的后几年,弘昼一直都在守孝。

    老十二允祹主持丧仪,送走一个个兄弟们。雍正帝在老十三的丧礼上,哭得几近昏厥。

    弘昼心中叹气,身边那么多得力助手,老二、老三他们都分担了不少工作,怡亲王还是积劳成疾,时间停在了四十五岁的年纪。

    转年,雍正帝对准格尔用兵。

    国库有银子,兵力强盛,卧榻之侧岂容得下准格尔时不时进犯?

    只是,在由谁统兵上,他又犹豫了。

    老八、老九打倭国,那是擅海战的只有他俩,没有其他选择。眼下,已经是顺亲王和昌亲王,史书上必定少不了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    老十四和老十六平定青海有功,若是再加上准格尔,这两个兄弟彪炳青史毋庸置疑。

    反倒是自己这个皇帝,显得“默默无闻”了……

    他脑海里突然出现了弘昼那句“打准噶尔.策凌,还得看博尔济吉特.策凌”的心声。博尔济吉特.策凌确实是忠心耿耿,但他是喀尔喀的王公,八旗兵士不可能交给他统领。

    不过,喀尔喀和准噶尔有世仇,若是大清出粮草辎重,博尔济吉特.策凌必定会欣然带兵出击。

    哎,原本年羹尧是个带兵的好人选,眼下怕是朝中重臣都不愿意。

    那就只有岳钟琪了,但岳钟琪是汉人,还得有位身份高的满族统帅,才能指挥得动八旗将领。

    思来想去,竟然没有合适的人选。

    无奈之下,最后还是定了老十四为西征军统帅,老十六留守青海,随时准备接应。

    “皇上为何要派大军攻打准噶尔?咱们如今兵强马壮,火器充足,他们也不敢轻易进犯吧?”允祁也出宫建府了,留在上书房的皇叔只剩了允祕一个。他面上很是疑惑,“准噶尔那地方多沙漠,酷暑严寒交织不合适耕种,驻兵也难,要来做什么?”

    他知道朝中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,但看两位侄儿,都是赞同的。

    “君王自当开疆拓土!咱们大清入关时才多大地方,皇玛法收回来大片土地,皇阿玛打下了东瀛省,这些都是名传千古的功绩。”弘历指着舆图,教导小皇叔,“你看,准噶尔占据了这么大一块地方,他们又是游牧为主,一旦草原上死的牛羊多了,就要劫掠中原腹地。”

    允祕若有所思,那是得打!就跟倭国似的,人家都虎视眈眈了,咱们再不动手,就是肉包子了。

    弘昼毫不忌讳,“咱们满人从前在关外也是这样的,自古以来的游牧民族都一样。放牧没有耕种稳定,草原人尚武,中原崇文,抢和被抢不可避免。但如今是咱们满人守着这块耕种之地,自然就不许放牧的来抢了。”

    第70章 第 70 章

    【国土规模大了, 遇到强大的外敌,才有积蓄力量的余地啊!乾小四把大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