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亲王崽崽不摆烂: 60-70
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和亲王崽崽不摆烂》 60-70(第17/27页)

自觉的往下耷拉。

    第67章 第 67 章

    弘昼眼眸一转, 给了个建议,“有些奏折,四哥可以用诗词回吧?”

    见弘历眉眼上挑眸光闪亮, 他又加上了一句,“折子都要抄录副本保存的,后人若是看到四哥的回折上, 处处信手拈来都是诗文, 岂不是要惊为天人, 赞一句古往今来第一诗文皇帝?”

    弘历两颊瞬间染红,眼眸激动, 摆摆手, “第一诗文皇帝称不上,四哥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,四哥的诗词和南唐后主李煜不能比。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和《相见欢·无言独上西楼》都堪称一绝。”

    嗳,好好的一个诗人, 投错了胎。皇帝当不好, 诗词写得再绝,还是会遭人诟病。

    “那咱以数量取胜!古往今来作诗词最多的皇帝,绝对非四哥莫属。”弘昼对这点深信不疑,弘历真是一日三首诗,随时随地张口就能吟一首。

    弘历瞬间挺直腰杆,从头到脚都写着自信两个字, 微抬着下巴, 语气里压着得意, “这是自然。”

    弘昼眉眼弯弯, 很是满意,琢磨诗词比琢磨下江南花钱少多了。

    第二日天蒙蒙亮, 运粮的队伍就出了京。

    随行的还有左都御史朱轼,他出身贫家,当过知县,任过巡抚,擅水利。

    雍正帝当然不可能让毫无赈灾经验的弘历、弘昼,全权负责此次赈灾。他俩一是去体察民情长见识,二是用身份压人。

    田文镜当朝哭诉,雍正帝觉得就是灾情没他说得那么严重,肯定也不轻,只不过年羹尧自认为能处理了。

    但他也是知道年羹尧性情的,心高气傲,目中无人,不把百姓看在眼里。朱轼官职没他高,压服不住他。

    出了京城,弘历、弘昼就换上了寻常富家子弟的衣裳,跟着他们的皇家侍卫则是家丁打扮。

    “我们先行一步。”

    弘历、弘昼骑在马上,朝朱轼拱拱手,带上几辆马车,先一步离开。

    朱轼心中好笑,也不阻拦,拱手行礼,“太子爷和宝亲王路上保重。”

    上位者想要体察民情,是好事不是么?

    这是兄弟俩昨晚商量好了的。粮车走得慢,他们还在半道上,河南那边估计就知道了。到时候,他们看到的情况,多半就不是真实情况了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,从前康熙帝没少跟他们讲。

    “底下人做这套都是熟了的,京里的人还没到,那些衣衫褴褛,面黄肌瘦的穷苦百姓,早被他们驱逐出城了。”

    “粮价看着不高,排队买的都是豪强士绅的家丁。寻常百姓即便去买了,过后也要补足银两。”

    “百姓没人敢说,他们敢这么做,都是上上下下的官员豪强串通好了的。钦差能处置一批有连带责任的,却不能将当地豪强士绅连根拔起。等朝廷的人一走,这告状的人亲戚九族左邻右舍都不得好过。”

    “是可以隐匿着去告,那也担心这钦差被人买通了,和那帮人沆瀣一气。且民告官,至少得有证据,这证据就容易让人顺藤摸瓜,寻到告状之人。你若是本人去了,钦差得知道你姓甚名甚家住何方吧?若递的是状纸,那就得这告状之人是读书人了。若不然,多半这状纸刚写完,人就被抓走了。”

    “皇玛法让许多人上密折,也杜绝不了这种事情。人性贪婪,酒色财权处处都是诱惑,皇玛法也没什么好办法。只要他们别做得太过,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不计较了。”

    弘昼觉得,弘历是个爷爷控,日后对贪官污吏,多半也是这个做法。

    他自己,则是倾向于四大爷的原则——坚持打击贪赃枉法几百年不动摇!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日日不懈怠。

    “弟弟,你觉得年羹尧会怎么做?”行路无聊,弘历颇有兴致的猜想,“他是会全力赈灾呢,还是会跟河南官员狼狈为奸发灾难财?或者当做毫不知情,只收好处?”

    “到了就知道了。”弘昼笑笑,“会不会全力赈灾不好说,深受当地官员乡绅爱戴是一定的,官声绝对是好极了。”

    毕竟,他的上一任,可是将河南官员乡绅豪强得罪了个遍的田文镜。

    至于百姓的心声?民间舆论最是好左右。

    田文镜就一个人一张嘴,他总不能天天都在跟百姓解释,他为何要强力推行摊丁入亩,官差一体纳粮当差。况且,他手底下的师爷们恃强凌弱、贪赃枉法的事也没少干。

    谁知道里正乡老们,是怎么跟百姓们传达的呢,他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嘛。

    “摊丁入亩是好事儿,只是,嗳,皇上不让大老爷们收这个税了,摊到哪就不一定咯。”

    “官差纳粮当差跟咱老百姓有啥关系?官老爷们怎么可能亲自上堤坝搬石头夯地基?他们当然是拿银子抵了,这银子最后到了谁手里,那谁知道呢。咱老百姓还不是一样干活儿,发不了一文钱铜板,吃不了一顿朝廷给的干饭。”

    “那总督对官老爷都能下狠手,别说咱们老百姓了。可别惹了人家不喜,砍头抄家咱都没处伸冤去。”

    听起来很有道理不是?都用不了十句话,就能让百姓们跟着一起畏惧田文镜,提起来就是个残暴酷吏形象。

    至于年羹尧赈灾不利,还能人人称赞,也很好说啊。

    “老太爷不给人活路,青天大老爷也没办法啊!”

    “听说总督大人已经向朝廷请示救灾了,但朝廷那帮高高在上的官儿,哪里舍得白给咱粮食?”

    “总督大人也是不容易,听说自掏腰包买粮商的高价粮食施粥呢,自个府上也跟着喝粥。”

    只需要几个“听说”,爱民如子的形象就出来了。

    弘昼玩笑似的一通假说,弘历信了。

    他眼神没有焦距的看着前方,脑子里飞速运转,半晌,还是没找到应对的办法。

    “百姓们怎么偏听偏信,这么容易就被哄骗了!各府每年都留有赈灾粮,就算有的县城被冲了,也能从旁的县城调啊。粮商如何敢高价卖给总督粮食?脑袋不想要了?稍微动点脑子。都不能信这种胡说拼凑的故事啊!”

    这话说得有些恼怒,又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。

    “这些事情你知道,百姓不知道啊。”弘昼神色不变,云淡风轻,“他们信任的乡老里正这样说,自己就信了。若是不信,哪又怎么样呢?他们整日想着如何让一家老小能不饿死,哪有心力去查这些是不是真的。”

    弘历气愤,但也能理智讨论:“乡老里正定是有好有坏,有能秉公直言的,也有污蔑毁谤好官的。咱就没有办法了吗?就不能让百姓都能知道这些,能明辨是非?”

    “有啊,读书明理,百姓都能识字了,自然不会轻易被蒙骗住。”

    弘历沉默了。他还记得鄂尔泰当初就是为了供弟弟读书,自己一个二十岁的举人,进宫当了侍卫。

    百姓多是一家一族供应一个读书人,怎么可能全都识字明理。

    “按理说,这一村一族就算出不了一个秀才,童生总有的吧?“弘历眼前一亮,”他们读书明理了,可以给乡邻们讲啊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