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和亲王崽崽不摆烂》 60-70(第13/27页)
老十三就是这么回他的,眼中还有几分无奈。
他那会觉得,这无奈是老十三觉得自己坏了规矩。原来,是老十三只将他当成皇帝了。
老十三分明还是那个为人豁达侠义不拘小节的性子,他和兄弟们谈笑无间,在自己面前却恪守礼仪。
四爷心里升起了几分悲凉,嘴角闪现出一丝不易觉察的苦笑。当了皇帝,连最亲的兄弟都要疏离他。
视线扫向俩孩子,弘昼正偷偷抬起袖子,掩面打哈欠,百无聊赖的样子。弘历满脸无奈的拐拐他的胳膊,示意自己在看着他们。
弘昼非但没领情,反而是给了哥哥一个大白眼。弘历看了自己一眼,扯起嘴角笑了笑,似乎在说,弟弟也不是故意的,别责怪他。
弘昼终于觉察到了自己的视线,敛了敛面上的困意,微微挺直了腰杆,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。
雍正帝移开了视线,但愿这兄弟俩的感情,能始终如一吧。
不怪弘昼今儿格外能吐槽,实在是雍正帝的教学方式太让人犯困了。他还特能说,跟十个教导主任亲临现场,轮流开麦似的。
官员在奏折中提到自己的饮食疾病,他都能讲上半小时。
“你们看这个王刚,他是北方人,喜食小米粥。去年河南丰收,江南水患。王刚上折子从河南买粮送往江南平籴,各种米麦豆类的数量安排就不合适,小米的量太大了。
江南人不爱小米,面食都吃得不多。运过去买的人少,如何压下来米价?平籴和赈灾不一样,赈灾是朝廷赈济灾民,粗粮杂豆混在一起都无妨。它们比米面便宜,同样的银子能买得更多,赈济就能更久些。灾民都要饿死了,吃口饱饭就行,哪里顾得上好吃不好吃。
平籴则不然,受灾了米价涨了,咱们从别处运米过去,补了不足,这米价自然就又降了。
这也不是王刚的错,他就是觉着小米好。健脾养胃,一小把能煮出一大锅来。但江南人吃不惯,就不会觉得好。
你们现在多听多看,见得多了,有经验了,臣下有什么不足之处,一一指正出来,他们就信服了。
下次再有什么意旨,即便他们心里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,也会照做……”
接着,就某位臣子的疾病,又能从“得这病者多重口腹之欲,口腹之欲都不能克制的人,在钱财名利上更容易迷失。“
到”那就得注意这人的同僚,上下级有没有参他的,参的什么?若是参他为人刻薄,奢侈讲排场,就要仔细查查此人有无贪赃枉法。若是他政绩不显,也得查查此人平日里是否贪图享乐,疏忽了正事……”
弘昼听了能不打哈欠么?这是太子该学的内容,他一个亲王能认真听?
他日后又不用批折子,收买人心,关注一个官员是否合格……
况且,教学也得因材施教啊。
乾小四是这么谦逊的人么?他还需要臣子的认同?干不好的,不听话的,统统都给打发了。
奢侈讲排场贪图享乐,这些在乾小四眼里都不是事,他跟康师傅的用人原则一样,能把事儿干好就成。
就和珅贪成那样,他能不知道么?顶多是不知道和珅胆儿这么肥吧?
听了一早上的说教,终于有个“历史故事”来了,弘昼能不吐槽么?
“皇阿玛,一个小小秀才也敢这样污蔑诽谤皇上,该千刀万剐灭九族!还有吕留良‘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’这等歪理邪说,统统都得禁止了。”
嗳?对,方才的事儿还没完呢,都怪思想跑得太快。他打起了精神,炯炯有神的盯着雍正帝。
【来了来了,剖棺戮尸,九族俱灭,株连极广的文字狱来了!始于康师傅,增加在雍正朝,兴盛于乾隆年间。牵强附会、望文生义、捕风捉影就能杀杀杀,“清风不识字”“明月有情、清风无意”都要死死死!啧啧,“清”这个字,就是被你们这样搞臭了。】
【罔顾律法,禁锢思想,阻碍学术的发展和进步。 】
雍正帝和弘历齐齐一僵,脸颊涨红怒气升腾,都忍不住要跟弘昼的心声辩一辩了。
愤怒的视线对上弘昼眉目清正,眼眸莹亮的无辜面容,齐齐禁声。
也不知是心声禁止的原因,还是对着弘昼这幅模样,不知道该怎么开口。
见这两人都因为曾静的污蔑气得冒火了,弘昼忙道:”要我说,咱们天潢贵胄,犯不着跟这种愚昧愚忠的顽固生气。翰林院里那么多饱学之士,出了什么歪理学说,让他们一起执笔痛骂,保准将那些狂妄蠢笨的人骂得入地三尺。在他们最擅长的地方,叫他们毫无容身之地。再叫人编成朗朗上口的童谣,唱遍大江南北。”
【这一个个的,都当皇帝了,怎么还能自卑呢?越在乎是不是正统之言,越是说明自己不是正统。满族入主中原怎么了?谁还不是炎黄子孙了?大清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,人口直线上升,积极减免赋税赈灾平抑物价,都是值得称道的地方。百姓管你皇位上坐的是满人还是汉人呢,有衣穿,吃饱饭,日子过得安稳,就是好皇帝!文人各执一词,观念不同,多正常的事呢。秀才造反,十年不成,让他们随便说。看不惯,就叫翰林院去笔诛口伐,用文学打败文学。真想要全天下人爱戴,那就将目光放在百姓安居乐业身上,管这些落魄文士作甚?】
弘历张了张嘴,没说出话来,但弘昼知道他的意思:弟弟说得对。
雍正帝:要不派你去吧?
见两人都一脸震惊的看着自己,弘昼的腰杆又挺直了几分。这就是高度,格局,你们这些封建帝王没中考高考过,不懂!
他瞥一眼弘历,读了那么多年书,怎么还喜欢打打杀杀?你不是最爱作诗,用点文明的解决方法。
被弘昼的心声这么一通怼,雍正帝和弘历心头的火气竟然就压了下去,都若有所思起来。
弘历心里闪过莫名的担忧,他仔细回想这几年的点点滴滴,弟弟似乎对谁都很好,甚至对宫人都格外友善。性子这样好,会被欺负的呀!不行,他得替弟弟看着,谁要是想仗着弟弟的好性儿对他不敬,他饶不了他!
雍正帝直觉,弘昼的心声说起话来肆无忌惮,但,是个心软的。
原本他还想着,要将弘历、弘昼扔到军中见见血,现在看来弘历没必要。弘昼,心软好啊……
“你们两说得都有道理。这样吧,曾静打五十大板,吕留良剖棺戮尸,这两人的九族亲眷流放黑龙江。另,翰林院以‘华夷之分与君臣之伦’为题,每人写一篇策论昭示天下。”雍正帝正了正脸色,认真道,“不管曾静有没有那个本事,他蛊惑岳钟琪反清复明都是死罪。吕留良著歪理邪说煽动人心,罪无可恕。当严惩,以儆效尤。“
他看向弘历:”太子你听好了,为君者握着天下人生死,不是谋逆大罪,轻易灭其九族,有违天道,当留一线生机。”
视线转向一边,“弘昼也得记着,你是王爷,该杀伐果断时就不得心慈手软。若是说教就能解决所有问题,那衙门还有什么用?咱们大清也用不着四处征伐了。”
弘历、弘昼齐齐点头:“谨遵皇阿玛教诲。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