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: 150-160
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》 150-160(第12/15页)



    在皇宫内,最好是不要到处乱走,免得冲撞了什么贵人。能不上茅厕就不上,所以很多学子都会选择在这天尽量不喝水。

    陆川也是如此,洗漱过后,干巴地咽下两个馒头,最后才敢喝一口水润润嗓子,多一口都不敢喝。

    谢宁把陆川送到礼部,此时已经有不少学子到了,刘扬也在其中。

    其实所有的贡士都穿一样的衣服,很难分清大家的模样,但陆川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。

    因为贡士们不是在小声聊天,就是找个地方闭目养神,只有刘扬是面对着墙壁,手指还对着墙壁写写画画。

    陆川准备下马车,被谢宁一把拉住,然后递过来一团手帕。陆川打开一看,里面裹着几块糕点。

    谢宁说:“你要是饿了,就悄悄吃两块,我爹上朝时经常干这种事。”

    陆川失笑,他一介贡士,哪里能跟永宁侯相比。不过陆川还是接了过来,塞进自己怀里。

    陆川抱了谢宁一下,说:“别担心,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,现在不过是走个过场。”

    谢宁确实有些焦虑担忧,被陆川这么一说,还真没这么紧张了。

    “不紧张,你快去吧!”谢宁回抱了一下。

    接着陆川下了马车,走到刘扬身边,和他一起等待。

    到了礼部说好的时辰,礼部的官员就开始点名,没有一个敢迟到,全部都到齐了。

    这么重大的事情,想来也不会有人敢迟到。

    点名之后,便有人用马车载着他们这批贡士往皇宫去,经过宫中侍卫的一通搜查,确认安全后才会被放进宫里。

    陆川夹在一个个贡士中,一步步走向大殿,开始殿试。

    第159章 名次

    文华殿内,只有圣上翻看奏折和写字的声音,小太监恭敬地给圣上磨墨。

    王大总管捧着一沓卷子侯在旁边,等待圣上批阅完今日的奏折,才把卷子呈上去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杨大人和几位副考官选出来的,这次殿试前十名的卷子,请陛下过目。”

    圣上是个勤劳的皇帝,对自己要求极高,刚批阅完奏折,也不说休息一会儿,就接过卷子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一般殿试的卷子,是先由主考官和副考官批阅完,再由圣上定夺殿试的名次。

    这次殿试的试题是圣上亲自出的,自圣上登基以来,国库一直都很空虚。

    虽有先帝遗留的问题,但圣上登基多年,也不是没有年景好的时候。每当国库有点银子,那边申请拖欠的军费,这边申请启动搁浅的工程,时不时还有天灾,国库都填补不过来。

    一直处于虚空状态。

    圣上作为一个皇帝,想花钱都得小心计算着,时不时还得拿私库贴补国库,堪称皇帝届的乞丐。

    圣上的后宫至今还是那几位娘娘,一直没有进过新人,连位份都不曾给人家升过,因为一旦升了位份,这个俸例就得水涨船高,跟着一起涨。圣上还是能省就省。

    可以说,当这一朝皇帝的娘娘,是过得最抠搜的娘娘,也就比她们在闺阁时好一点儿吧。

    大概是圣上太过抠门,以至于后宫娘娘们连争宠都提不起兴致,毕竟受宠也没什么多大的好处,照样过得抠搜。

    至于为了孩子争宠,就更不用想了。正宫娘娘膝下有嫡长子,圣上早早立了太子,她们的孩子,怎么也不可能越过太子。

    而且有皇后娘娘压着,不管受不受宠,对皇帝的孩子都是一视同仁。

    圣上的后宫大概是大安建朝以来,最和谐的后宫了。

    圣上不好女色,没有什么再纳新人的想法。

    一旦有文官上谏劝圣上广纳后宫,圣上表面不说什么,下朝后就会让户部尚书去给那位文官算一笔帐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说:“圣上若是要广纳后宫,从民间选秀,朝廷至少要拨这么多银子给下面办事的人。待秀女们进了宫,宫中原本的娘娘需不需要提位份?一旦提了位份,内务府需要拨的银子就多了,还有秀女们的俸例,也是一笔支出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多钱,大人打算从哪里挪用?是削减北疆还是南地的军费?或者是暂停太后行宫的修缮?”

    一通算账下来,把那大人的嘴堵得严严实实的,不敢再说什么选秀的事情。

    但这种事情也不会因此而打消,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人提起,圣上每次都让户部尚书给他们算账,一点儿也不避讳国库空虚的窘境。

    毕竟一个君王口袋里没钱,该愧疚的是臣子才对。

    虽然圣上不怕丢脸,但手头紧的日子并不好过,努力节流只能让这个朝廷勉强运行下去,还是得开源日子才能过得舒服。

    所以这一次的乡试会试题目,都是围绕着如何开源。

    乡试时陆川写的卷子看上去很有实践的可能,但仅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,对总体的国库增收影响甚小。

    国库的收入主要靠税收,农税是一个国家的根基,轻易动不得,否则容易引起动荡,导致圣上皇位不稳。

    所以圣上没想过要改变农税。虽然建朝一百多年下来,大安多了很多隐田隐户,能收上来的农税逐年渐少,圣上也只能看着,不敢轻举妄动。

    圣上有意改变的是商税,大安如今的商税是三十税一,在建朝初期,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,让当时贫瘠的大安迅速恢复生机。

    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,商税还是这个税率,但商人们实际要付出的可不止那点税钱。

    商人们想要顺利在一个地方做生意,就得打点好当地的父母官,本该交给国库的税钱,都进了那些官员的口袋。

    圣上每每想到这,都忍不住痛心疾首,他一个皇帝一件黄袍能穿三年,皇后的凤袍也是缝缝补补多年,底下的官员却穿金戴银,绫罗绸缎,大鱼大肉。

    他想整治这种情况不是一天两天了。

    所以这次殿试题目的大致意思是:如何提升商税收入。

    放在最上面的卷子是考官们选出来的第一名,依次按顺序下去。这些卷子的考生名字是被封起来的,避免圣上看到名字先入为主。

    大明是禁止海运的,陆川虽然有些想写开放海运,但还是不敢太过放肆,戳那些古板文官的神经,还是功名比较重要。

    陆川写的是想要富先修路,把各个地区的特色商品流通起来,官府宏观调控价格,以此来提高商税的收入。

    同时推广手工艺的发展,也就是科技发展,以唐政的农具举例,提高农户的生产力,解放更多的劳动力,这些多余的劳动力就可以投入到工业,工业生产商品销售,便能产生商税,从而达到增收国库。

    圣上的目光在这张卷子上停留许久,对卷子上写的策论很心动,但修路这种事情,花费巨大,不是现在的大安有能力修建的。

    至于推广手工艺的发展,这个倒是可以做到,并不需要花费太多。

    圣上这几年已经意识到手工艺的重要性,先进的工具,确实能提高生产力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