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清冷首辅和离后: 30-40
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和清冷首辅和离后》 30-40(第6/18页)

船员越来越少,选择一起照顾难民的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秋璃感慨:“以往只觉得姑娘热心,没曾想姑娘还真是菩萨心肠,救了这么多人性命……”

    江晚月只是淡淡笑了笑。

    最近,她总是想起父亲,父亲是个热心肠的人,看到旁人陷于难处,总会伸手拉上一把,他只道顺意而为,不求相报。

    就连她去东都,也是因父亲救了谢璧之父,才阴差阳错有了这段婚约。

    江晚月不由想,若是父母尚在,手头又有这些船,他们定然会不遗余力,救助百姓。

    她从前并无机会去做更大的事情,如今能够以船救人,她自当竭力而为。

    可惜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

    为了救助更多人,船上的床位拥挤,只区分男女外,常常三人或四人混住,要说稍好些的,也就是最上头的那几件,较为宽敞,行驶也更稳,但因不收船资,都是先到先得。

    已经不止一次有人因此大打出手,还有一次,则是有一户姓许的人家略有薄资,想让家父家母住得舒服些,住上更上层的船舱,便用银两和人做了调换。

    此事引起不少人非议,特别是贫苦的百姓,大部分百姓认命沉默,少部分却怀了趁乱打劫的心思。

    此事后,江晚月决定换一种方式分配房屋,毕竟资源有限,先上来的人孑然一身,后来的人拖家带口,分配得也并不公平。

    渡船有两个规定,一是由家人构成,二是捐赠善款五十两。

    私下的交易,变成了捐款,这些款项会用于救助船上百姓,款额公开在船厅之中

    乱世多愤慨之人,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甚是脆弱,多有仇杀之事。

    而换成善款,则完全变了一种方式,江晚月用善款改善伙食,还请了几位郎中,随船诊病,再次用于逃难百姓。

    有资者成了善人,多了安全和名声,被救助之人,也压制了人性中的恶。

    渡船因此平稳,没有酝酿出乱象。

    九月江风簌簌,江晚月一身碧裙,宛若江中蒲苇,柔极韧极,在江风万里中,渡人一程又一程。

    江潭码头万余人,九成尽上江家船。

    逃难的百姓口口相传,感佩恩情,江上小菩萨的名号渐渐传扬。

    江陵道上,几十个衣衫凌乱,互相搀扶的百姓在艰难行走,从京城辗转到江陵,一路缺衣少食,还要躲避北戎兵士,一个个皆是面色灰白,面沾尘土。

    秦婉穿着臭气熏天的破烂布裙,脸上摸了泥浆,混迹在他们其中。

    当时,北戎在京郊层层围堵,专挑貌美小娘子蹂躏,不少昔日贵女都被北戎抓去惨遭折磨。

    说来也是她的幸运,未出京前,她撞入逃难贫民窟的队伍里,这些人多管闲事,看她只带一个丫头出行,非说她难逃北戎魔爪,硬给她换了一套沾了驴粪的破衣裳,秦婉穿上才堪堪逃过一劫。

    刚出京时,秦婉是感激的,但渐渐地,她的心绪发生变化。

    想她这等玉肤花娇的贵女,何曾如此狼狈?

    就算没有这些贫民窟的贱民,她定然也能想出旁的法子,为何非要受此折辱。

    闻着衣裳扑鼻的恶臭,秦婉生出满腹怨气。

    终于熬到了江陵,秦婉和这行人一起住在了破庙里,她咬牙低声道:“我们不必和他们一同走了,走出京郊,我们已经安全,父亲已安排了人在潭州接应我,越往潭州走船只越有限,这些人都是拖累,穷人爱扎堆,如今已经有百人了,必须甩开他们。”

    春香微微有几分犹豫:“您不是说,人多了走着才安心吗。”

    秦婉毫不犹豫:“那是之前,如今已经走出了京郊,没了危险,那自然不能再和这些贱民在一处。”

    春香低声道:“我看他们对您还挺好的,尤其是泠玉,一路上护着您好几次。”

    泠玉是个十几岁的少年,从娘胎里带了几分病弱,整个人裹在破破烂烂的斗篷里,一路都在咳。

    明明是穷人家的病秧子,却被母亲和哥哥照料得甚好。

    秦婉冷笑道:“你就去和他们说,走到前头的岔路口,去右边苇滩那条路才能逃命,让他们去走那条。”

    春香支支吾吾:“可姑爷的信里,特意说了……苇滩那条路有北戎兵士啊。”

    秦婉淡淡道:“本就是些贱民,死了又有何惜?你没听说逃难的人在前头排了很长的队,留着他们,难不成还让他们和我们抢生路吗?”

    春香只觉全身发冷,怪不得跟着秦婉的仆人都走光了,如今唯有自己在她身边……但她还是点点头去办了,起初乡亲们还有几分不信,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去码头逃难呀,他们南辕北辙,心里难免不安,但想着秦婉可是高官的女儿夫人,说了有围兵,难道还有假?

    那些百姓却不知底细,泠玉的母亲连夜收拾好东西,赶来感谢秦婉:“这次多谢夫人您了啊,多谢你将前头的消息告知我们,让我们逃过一劫,夫人,一起走吧,路上也好有个照应。”

    秦婉恨不得捂住口鼻,面上却还强笑道:“路上相逢也是我们的缘分,乱世中互相帮扶罢了,只要你们能安稳到扬州便好。”

    泠玉母亲笑着将手中披风递给秦婉:“这是他哥打猎获来的兔皮,我给姑娘做了个围脖,多谢姑娘给我们指路,以后冬日来了,姑娘也能取暖。”

    秦婉笑着接过。

    百姓们扶老携幼的离开了,秦婉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,眸光渐渐发冷。

    她一脸嫌恶,将那围脖留在破庙中,连一眼都未曾多看。

    待到这些人离去,她和春香等人立刻连夜离开,奔赴潭州。

    京城,待京城的百姓离京,内城墙也终是坚守不住,谢璧将京城粮食转运后,也匆匆离京,李盈本想殉城,在谢璧多次劝说下也立刻了京城,毕竟如今的时事不是一人之力可以扭转的,李盈对战北戎有诸多经验,倒还不如去了南方,再从长谋划。

    谢璧独自回到清冷的谢宅,视线掠过家中的草木亭台,久久凝神。

    此一去,不知何时才会重逢。

    路上不便带太多东西,谢璧打开箱笼,将路上必备的物件收拾放入,触及一样物件,谢璧目光忽然一顿。

    桌案上放着的,是两个草编的小人

    谢璧拿起,怔忡片刻,想起去年元宵前后,和江晚月一同在京城夜晚散步的场景,这两个小人,依稀还能看出,眉目间和他们有几分相似。

    妻的物件并不多,大多已在和离时被带走,这两个草编小人,也是为数不多的纪念。

    谢璧垂眸,将两个草编小人放到了箱笼最上方。

    箱笼尚有空余,谢璧嗜书如命,想去琴筑带些书册离开,书案上的书册皆是珍稀刊版,谢璧挑着最珍贵的选了几本,放入箱笼,手指划过几本书页,眸光微微一顿,那是一本诗词音律启蒙。

    因江晚月经常翻阅,也拿到了琴筑中。

    谢璧忽然想起,江晚月曾经笑着说过,待到有一日,她会将这本书里的音律都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·收·藏 零.零.文.学.城 WWW.00WXC.COM,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